-
-
-
-
-
-
何不食肉糜?——北京猿人食性探微
猿人洞遗址内的沉积物厚达40多米,保留着几十万年前的人类生存图景。在猿人时期,哪些肉类能够为古人类提供营养?考古学家一边对猿人遗址展开发掘工作,一边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索。
-
奇蹄类前臼齿臼齿化和“乌兰戈楚衰退”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通过对亚洲新生代奇蹄类化石属一级的统计和臼齿化程度的研究,认为奇蹄类具有高臼齿化程度,且臼齿化通过次尖产生的类群更容易延续到新近纪。
-
-
化石足迹揭示古人类劳动分工 |《科学报告》论文
美国查塔姆大学的kevin hatala和同事在坦桑尼亚的engare sero发现了408个人类足迹,这个遗址之前是由附近马赛部落的成员发现的。研究结果或表明古代人类社会存在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
-
中国已知最晚的离龙类——侏儒黑山龙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董丽萍、王元青、王原等人与日本、英国同行合作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eontology)上报道了一来自辽宁黑山县下白垩统沙海组煤层(阿普特期—阿尔布期,120—100 ma)的离龙类新属种——侏儒黑山龙(heishanosaurus pygmaeus),属名取自化石产地黑山县,种名缘于该属种与其他白垩纪离龙类相比体型较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