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何时有了 “高级功能”? | 一周科技-k8凯发百家乐

  人类大脑何时有了 “高级功能”? | 一周科技-k8凯发百家乐

人类大脑何时有了 “高级功能”? | 一周科技

2021/04/17
导读
距今150万年以内的化石,额叶结构更接近现代人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蛋炒饭

责编 | yuki酱


●               ●               

1


为棉田授粉,蝴蝶也有突出贡献


图片来源:pixabay

蜜蜂是花朵的好 “媒人”,它们在采蜜的同时,会用自己毛茸茸的身体在花朵上蹭来蹭去,把尘状的花粉随身携带散播到各处。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其他昆虫(主要是蝴蝶和食蚜蝇)会给蜜蜂不常去到的花朵授粉,从而给美国德州的棉花产业每年增加1.2亿美元的收入。研究的主地点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棉田中,研究者花了三年的时间走过各个棉田寻找传粉者,并把它们存放在一小瓶乙醇中。研究发现,虽然蜜蜂仍负责主要的授粉工作(66%),但蝴蝶和飞蝇由于经常造访蜜蜂不常光顾的花朵,从而对蜜蜂的工作进行 “查缺补漏”,它们的造访使被 “访问” 过的花朵多了50%。因此,研究者做出推测,或许可以通过栖息地的恢复来增加授粉媒介的多样性,从而使棉农受益。


文章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7880921001195


2


过度杀灭皮肤细菌,可能导致伤口愈合更慢


图片来源:cell host microbe

皮肤与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它可以把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隔绝在外,从而保护我们免受病痛之苦。但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有些微生物的存在竟然能够加快伤口愈合和毛囊新生中的速度。研究者首先探究了与无病原体的小鼠(spf)相比,在无菌环境下饲养的普通小鼠受伤时共生菌群对毛发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低的细菌数量与多样性和较低的毛囊再生水平相关。之后大量的试验表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会影响小鼠皮肤的再生能力。通过筛选发现,皮肤共生微生物甚至病理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可以诱导再生。最终在人体上的测试结果显示,使用广谱抗生素对伤口进行治疗会大大减慢伤口愈合速度。这项研究表明了减少局部抗生素使用的好处,对临床治疗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931312821001311


3


母乳中的甜菜碱,或能预防婴儿肥胖


图片来源:pixabay

有研究表明,市面上出售的部分配方奶会增加婴儿肥胖的风险,于是一些学者就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母乳上,期待可以找到其中预防儿童肥胖的秘密。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研究表明,当母乳中含有较多的甜菜碱时,可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首先,研究者对34对母婴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母乳中甜菜碱水平较低时,婴儿会发生超重。随后进行的小鼠实验表明,饲喂含有额外甜菜碱母乳的小鼠幼崽(6月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减少了约10%。最终,科学家发现甜菜碱的额外摄入可增加小鼠肠道中阿克曼氏粘细菌的丰度,这种细菌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 “减肥细菌”。这提示,哺乳期的母亲或许可以摄入全谷物或藜麦来补充自身的甜菜碱,防止宝宝过度肥胖。

文章链接: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3/587/eabb0322


4


crispr-cas9或导致染色体破裂


图片来源:wikipedia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高效的剪切率等优点,迅速成为了生物科研的有力帮手,甚至还被用于临床治疗地中海贫血症。但作为一种外源基因切割系统,该项技术的潜在安全风险也受到广泛。4月12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通过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发现,cas9核酸酶在对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执行基因编辑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细胞核、微核与染色体桥的结构缺陷,从而启动了一种叫染色体碎裂的过程(chromothripsis)。由于染色体碎裂可能会增加人类罹患先天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因此本文作者表示,在临床上使用该方法进行疾病治疗时,应考虑并广泛监测染色体重排的可能性。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1-00838-7


5


人类大脑从何时开始具有 “高级功能”?


图片来源:science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特征,特别是那些与说话和语言相关的结构,几乎是在人类从南方古猿开始进化的同一时期发展而来的,但遗憾的是,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来自苏黎世大学的人类学家针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科研人员首先利用多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对200万~7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头骨的化石或复制品进行了扫描成像,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在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早期人类的额叶是较为 “原始” 的,比现代人类的额叶小很多,形状与现存类人猿和早期南方古猿的额叶更为相似。距今150万年以内的化石的额叶结构通常更接近现代人,也就是说,或许这一时期才是现代人复杂语言能力与先进工具制造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文章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2/6538/165


6


人死之后,有些细胞反而变得活跃?


图片来源:pixabay

大多数研究假设,当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中的一切也都随之停止。但在大脑中,死亡并不是立即发生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新鲜脑组织被切除后(从常规脑部手术中收集)多个时间段的基因表达,以模拟死亡后的时间间隔期。结果发现,一些细胞的基因表达量在脑组织死亡后不减反增,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杂志上。这些 “僵尸基因” 来自神经胶质细胞,研究人员观察到,这类细胞能在人死后数小时内生长并萌发出长长的臂状物。此外,他们还分析了死后表达量变化不大的 “管家基因” 与死后数小时内迅速退化的基因,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脑科学相关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85801-6


制版编辑 卢卡斯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