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顶尖高校集体退出,大学排行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k8凯发百家乐
多所顶尖高校集体退出,大学排行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k8凯发百家乐
多所顶尖高校集体退出,大学排行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2023/03/02
1月17日,全美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宣布,不再向u.s.news的医学院排名提供数据。哈佛医学院院长乔治·戴利在公开信中写到,自他6年前成为院长以来就在考虑退出这个排行榜,因为排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导致大学围绕排名来制定政策,而不是追求更崇高的目标。此后,斯坦福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医学院也纷纷宣布退出u.s. news的排名体系。这已经不是美国大学的第一次退出潮了,去年11月16日,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几乎同时发布声明:退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即u.s.news)发布的法学院年度排名。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希瑟·格肯在声明中表示:用一小套一刀切的指标对192所法学院进行排名,而这套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出这些不同机构的真实水平。两所学校都表示,这一排名与它们“对学生的承诺相冲突”,“存在严重缺陷”的排名阻碍了学校招收工薪阶层学生、根据需要发放助学金、帮助学生追求公益事业等项目。也就是说,这种排名迫使学校把奖学金发放给了学业最优秀的,而不是最需要的。简单说,第一,这种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第二,和大学的理念不符。无独有偶,去年5月份,国内媒体也报道“国内多所大学退出国外大学排行榜”。报道称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退出国外大学排行榜。这一消息不断上了各种热搜,很多专家都参与到讨论中,至今余热不断。为什么退出?相关学校并未回应这一新闻,但舆论认为退出的核心还是排行榜评价的科学性问题,尤其是对于人民大学这个以人文社科领先的学校,能否拿西方的尺子去量?当然,背后还涉及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问题,即导向问题。不同的退出事件,背景稍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统一的理由:大学排行榜评价的尺子在科学性与全面性上存在问题。其实这一直是所有排行榜被指责的核心。严格来讲,排行榜只是某种具体指标下的排行,离开具体指标谈这个排行榜,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目前国内流行的四大排行榜,因为各自的尺子不同,因此所有的排名结果都不同。以清华北大为例,在四大排行榜最新一期的排名中,两个英国体系的排行榜——qs与泰晤士报,分别把清华排在14和16,把北大排在12和17。但是软科与u.s.news则分别把清华排在26与23,北大排在34与39,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至于一些相对普通的学校,四个榜单差距更大,有些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名的差距。一些排行榜上,几个双非高校排名远远高于许多985高校,也引起校友之间的争吵。这些,都源自不同的排名标准,以及定位。比如软科,就强调学术定位,其排名也强调是全球大学“学术排名”。而其他3个中,2个是媒体背景,而qs也最早是和泰晤士合作,十余年前才独立推出自己的排行。因此,这几家排名很重视社会声誉,也都有这方面的社会调查数据作为依据。伴随排行榜的进步发展,选用的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像软科已经高达100余项。但无论如何,所有排名实质就是一部分统计数字的集合。仅以有限的数据就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好坏吗?显然差得很远。办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评价一个老师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对一所学校。有人说,这就像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我用身高、体重、体脂等数据就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吗?人品性格怎么体现?心理健康这些往往暗藏在数据之下的因素呢?除了评价尺子不同,还有一个核心是科学性问题。比如qs 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城市大学从2018年的第8直接滑落至21,浙大则从头一年的21上升至13。盖一座教学楼都需要几年,一所高校的排名一年间却有如此的大起大落,宛如股市,原因显然是某个数据的变化引起了这种大幅波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存在问题。评价尺子的科学性问题,最突出的一个案例就是u.s.news 2020年的学科排名中,山东某地方高校数学系力压北大、复旦、清华等著名高校,位居国内第一。而原因据说是因为其排名中相关论文引用率这个指标的权重过高引起的。因为在相关学术评价上重视引用率,于是国内高校鼓励、奖励校内相互引用,甚至出台强制性要求,就出现了这么荒唐的一例。这里面还有一个敏感的问题,就是数据的真伪与买排名的问题。伴随排行榜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以及排名数据的复杂化,几乎所有的排名都离不开高校配合提供相关数据。换句话说,这些排名是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作出的,因此也屡屡有人质疑高校在排名中数据作假。日前哥伦比亚大学在调查后承认,向u.s.news提供了夸大的数据,校长公开道歉认错。对于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评价,往往来自评价机构的调查,很多人质疑其真实性与准确性,甚至质疑存在商业交易。在国内,对于某些排行榜“买卖排名”的指责与批评不绝于耳。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学排名有其独特的社会需要,普通社会公众,尤其是家长与学生需要一个简单的尺子,作为报考的参考依据排名有如此之多的不科学性与准确性,但为什么大学排行榜越来越热闹?这个道理也很简单,高校的评价是复杂的,专业的人对高校有自己较为科学的评判,但对于普通人,是不可能有这全面准确的判断的,他们需要一个简单的尺子去评判学校并做出自己的选择。1983年,濒临倒闭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了经营,推出了第一个大学排行榜,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欢迎,今天,我们几乎忘记了u.s.news是一个媒体,记住的只有他的排行。这家机构深耕的重点是美国的大学,排名之复杂细碎超过我们的想象,核心就是服务于求学美国的学子。其世界大学排名实际做的很晚,也不是重点。qs和泰晤士排名也都是媒体出身,或者和媒体联系紧密。他们热衷于排名,根本原因还是看到了社会需求,首先就是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在中国还加了一个“更”字。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更喜欢一些客观的量化评价,而不是模糊的综合评价。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出国留学常态化后,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也更喜欢用这种简单的排名来作为招聘的门槛。于是,中国就成为全世界大学排名需求最热的国家之一,各种排名层出不穷。qs等机构虽然号称是国际排名机构,但重点不是英国,而是主打中国市场,不断推出各种针对性的排名,除了国内大学的排名外,还有亚洲大学排名,新兴大学排名,金砖国家大学排名等等,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可见一斑。“双一流”启动后,各大排行榜也马上推出了学科专业排名。正因为有这种强大的需求,大学排行榜在中国成为了一个大市场,福布斯也推出了自己的排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种排名不下几十种。正因为大众这种简单而旺盛的需求,即便排行榜有再多不足,包括不全面、不科学,也是我们无法禁绝的。目前的排行榜,普遍离不开学校提供数据,但是,即便学校不提供数据,理论上也是可以进行的,只是增加了排名机构的工作量而已。那么,我们相关部门是否可以给公众提供一些更科学全面的评价,替代这些不科学全面的评价?显然是困难的。本世纪之初,教育部相关部门推出了学科评估,组织专家对各大学相关学科专业进行专业的评估。前3轮均以满分100分来计量,但迫于种种压力,第四轮开始改为abc档次来评价。第五轮学科评估早已结束,但迟迟未能公布相关结果,据说也不会再对社会公众公开这一结果,只点对点通知到学校。软科最早也是上海交大受相关部门委托,对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做的对标研究,但最后也迫于各种压力,彻底做了切割,目前完全变为一个市场化公司了。我们最应该批判的是大学追排名的行为,而不是排行榜本身。因为考生依据排名选择学校,叠加社会用人单位以此作为招聘依据,更甚者,一些专业评价也往往以此为部分依据,于是大学与各种排行榜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各大学在自己的介绍中,往往把排名作为学校质量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高校对排行榜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社会评价依赖。因此才会出现哥伦比亚大学为了提高排名,提供故意夸大的数据的情况。国内高校也屡屡爆出各种买排名的批评与质疑,相关排名机构负责人频频成为各大学座上宾,提供咨询服务。也因此,对于退出排行榜,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耶鲁哈佛退出法学院排行榜的同时,有媒体采访美国其他著名法学院,大家一致拒绝评价和表态。国内媒体报道个别大学退出国外大学排行榜时,说来说去就3所,更有意思的是,至今没有一所大学正式出面承认或否定,所谓的退出显然缺乏事实与信源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的退出,媒体讲的信源是学校某负责人披露的信息。而南京大学的退出说法,来自南京大学关于中央巡视整改中的一段话:清理以论文数量、国际排名为参考的评价标准。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显然,不使用国际排名,不以国际排名为重要建设目标,和退出国际排名完全是两回事,媒体显然错误理解了这一说法。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引进sci作为评价指标的高校。这些宣示更多是落实中央关于去“五唯”的要求,并不完全等于退出排名。而兰州大学现在今天才退出,而是一直就没有提供过数据,参与过泰晤士排名。事实上截止目前,南京大学仍然出现在各个排名中。对于这一报道,目前能证实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最新一期的泰晤士排名中,的确少了中国人民大学。对于人民大学的退出,很多人评价说在目前的排名体系中,以人文社科见长的人大太吃亏。但实际上,更主要是文化传统与历史不同,不能跟着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问题。显然,退出或不退出,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敏感复杂的事情,更何况,这不是你退不退的问题,即便不提供数据,理论上相关机构仍然可以对你进行排名。相比退出,更重要的是反对追排名,甚至以排名作为办学方向的错误做法,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此前在谈到排行榜时表示,高校要理性对待,反对排行榜思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办学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做金钱交易,不作假,不搞排名炒作。他同时表示,排行榜可以参考,但不能被牵着鼻子走,通过参考排名,改进自身的工作。这与前苏州大学熊校长跟我说过一句很话类似: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偶尔看看,对照一下和别人的差距,但绝不能照着办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排行榜不必一棍子打死,事实上也打不死。因此,高校退出与否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大学能否坚守初心,不追排名,立足中国大地“不依样画葫芦”,比如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我们作出了哪些真正的贡献?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
知识分子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