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书评 | 自由魂灵,时空行者
当代青年,对霍金的理解恐怕多来自美剧《生活大爆炸》。剧中的“谢耳朵”(谢尔顿),对自己的才分自视颇高,不要说职级差不多的同事他看不上,就连现当代物理界的大牛,他最佩服的恐怕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伟大的理查德·费曼,另一个在《生活大爆炸》拍摄的时候仍在世的史蒂芬·霍金。有趣的是,在剧中,谢尔顿每每连线霍金,往往不是讨论物理学问题,而是跟他诉说自己在工作和感情的困扰。大家如果更多地了解霍金这个人,就会知道剧作家做这样的设定,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要想了解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所著的《史蒂芬·霍金: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这本书就是一个极佳的参考。蒙洛迪诺曾跟霍金合作多次,先是协助霍金更新《时间简史》这本书,他和霍金一起对这本超级科普畅销书进行了再加工,推出了《时间“更”简史》(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这本书也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引进,正式的中文书名没有我这里说的这么随意,而是定名为 《时间简史(普及版)》。此后,蒙洛迪诺又跟霍金合作,从零开始,创作了《大设计》一书。在霍金去世之后,蒙洛迪诺以二人合作写作《大设计》的过程为主线,撰写了这本回忆录。
机缘巧合,我有幸承担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从译者的角度看,这本书有其独特的价值,能让我们从更“平”的视角了解霍金。跟动辄探讨宇宙的“大设计”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以及《大设计》相比,这本书的阅读门槛要低一些。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介绍一些霍金的理论研究,但总体上,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蒙洛迪诺和霍金的合作经历,以及作者对霍金的观察。
透过霍金的这位生前密友和k8凯发百家乐的合作伙伴,我们得以深入了解霍金生活工作的细节。在这里,我们有机会观察到霍金的一些独特的侧面,这些侧面是从普通的报刊、网站等大众传媒有关他的报道中所无法得到的。
比如,以前在阅读有关霍金的报道的时候,我们可能很少想到,他每天要经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才能将心力用到物理学的研究上。夏天时,哪怕是额头一滴汗水在我们脸上慢慢滚落,都会让我们奇痒难忍,非得擦掉才行,而霍金却只能忍着。尤其是,本书告诉我们,剑桥大学的行政部门,拒绝给霍金的办公室安装空调,因为他所在的办公楼是采用了新式的设计,据说能自动地被动调温,而实际上这套环保设施基本上不起作用。
我们也很少会想到,不论是吃饭穿衣,还是如厕洗浴,霍金都需要别人全过程照顾。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羞耻甚至是屈辱的经历,而霍金要去适应它,并坦然接受。
跟着作者的目光,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霍金,我们意识到,霍金虽然罹患肌肉无力的病症,但他的感觉神经仍能告知他身体的不适和疼痛,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时时刻刻要忍受的酷刑。大家可以试着躺在床上,强迫自己的清醒的时候长时间坚持不翻身,体会一下那是什么感觉;大家甚至无需亲自体会,单是想象一下也能知道那种感觉很不舒服,但这跟霍金每天晚上睡觉时要经历的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对于这段观察,作者在书中写道:
霍金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的大脑却可以自由驰骋在百亿光年的空间和百亿年的时间里,他不啻为“时空行者”。不过,话虽这么说,对霍金所作的研究工作,我们仍然可能有很多想当然的地方。在翻译这本书之前,我个人就几乎没有想过,不能拿笔写写画画的霍金,究竟是怎么思考物理学的一些大问题的。要知道,研究物理学,光有吸引人的“好主意”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牛顿的万有引力,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霍金的黑洞辐射理论,背后都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对于这一点,蒙洛迪诺是这样解释的:
史蒂芬发明了一种复杂的几何语言来弥补他没法写方程式的缺陷,这种语言使他能够通过脑海中的图像来研究物理学课题。他慢慢训练自己在心里画出曲线和直观的图表,而不用在白板上写方程式。原本,他和其他物理学家的想法就不大一样,但是他现在更进了一步,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一种仅属于他自己的语言。
所以,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许多想当然的认识背后,有着怎样的不一般。
对于霍金,最不一般的是,在这个虚弱、无力、无法行动的皮囊包裹下的,是一颗充满自由意志的心。这颗心里,一直有着少年时期活泼好动、喜欢冒险的冲动。慢慢地,这种冲动转化成了对物理未知世界的探索的勇气和豪情。
阅读、翻译这本对霍金的回忆录,我偶尔会“出离”,感到许巍的《蓝莲花》就是唱给他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霍金,无疑是有强大的自由意志的人,残疾的身体丝毫不能禁锢他自由的思想。而说起自由意志,大家可能仍然有个想当然的认识,以为它是天然存在的,就像人要呼吸空气,要喝水一样的自然。但是,易得之物,也易失去。我们以为自由意志是我们内心“想”它它就会来的,那么当有人要我们交出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听从顺从权威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轻易地退缩、让步。
听听霍金所钟爱的物理学是怎么说的吧。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似乎给宇宙万物都安排好了位置,各有各的轨道,各有各的位置。大到恒星、星系,小到分子、原子,莫不遵循其运行规律。由于从小就听牛顿他老人家的故事,表面上,大家对他的感觉简直是“不要太熟悉”(其实是除了译名外,根本不熟悉),导致我们对于牛顿之伟大,认识得其实很不够。
科学史上,牛顿可是个千年一遇的奇才。比如,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 pope)写道:
神说,让牛顿出现!万物遂沐浴光明。
这可是了不得的夸奖。因为这句话源自《圣经·创世纪》。
然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给其后的西方哲学家,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如果万物都依照其既定的律法运行,则人的自由意志由何而生?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等到物理学的下一次革命——量子力学的出现,引入不确定性理论、量子的涨落和纠缠等全新的概念。有科学家认为,是量子的不确定性,量子的纠缠,衍生出了我们的自由意志。果真如此,这实在是根本到不能再根本的、天赋的自由。被困在轮椅上的霍金,开创性地将微观的量子理论用于解释大尺度的宇宙的宏观设计,他的这种创新,无疑最佳地体现了自由意志之可贵。
霍金真正做到了。你我呢?
book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