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尚用金线串 开物何求古书知——评江晓原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
撰文 | 潜 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我讲“科学技术通史”课程时,推荐教材为麦克莱伦第三的《世界科学技术通史》,原因有四:科学和技术并重、东西方兼顾、文明史观、生态视角。其原书名为《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history),第二版中译本面世时,被冠以“通史”名头,居然大卖,也被许多院校列为科技通史课的教科书,“通史”之魅力可见一斑。
中国科学技术史成书,名气最大的恐怕就是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系列了,初版于1954年,至今已有30余册,仍未出版完全。大陆版的中译名未严格遵照原意而曲译为“某某史”,颇符合国人治史编史之习惯,自然也得到了李老默许。追随这种“大书”的气度,国内终于有了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的最强阵容,在材料获取和考据上更胜一筹。其中有“通史卷”,由杜石然先生主编,金秋鹏先生副之。这显然是上世纪80年代杜先生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之延续或扩展版。《史稿》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时间为序分阶段叙述之“断代史”,划分为萌芽、积累、奠基、体系形成、提高、高峰、缓滞等若干阶段,同时适当考虑中国历史惯用的王朝体系,没有套用当时中国通史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分期方法,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通史卷为使不同学科的内容叙述相对集中,也采用追叙和延叙之法,打破各章节严格的时间界限,使得意境相通,语言流畅,可读性大大提高。
当听说江晓原教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时候,因有珠玉在前,曾颇为他捏了一把汗。但转念一想,江教授学贯中西,前已有将科林·罗南的李氏大书简编本译出五卷本《中华科学文明史》之功,更常有奇思妙想兼生花妙笔,已然学界领袖风范,应不会愧对读者的。加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不少科技史、科学文化的好书,已为业界良心,这次当也会不辱使命,完成一部精品之作吧,于是就开始期待占了一个好名号的这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了。
一
2015年末,期待已久的新通史终于付梓,抢先看过一遍,惊叹豪华写作阵容之余,最意外的恐怕是其通篇之结构设计,反映出编史者之匠心独运。
江氏有云:
在结构上,借助百科全书“大条目”方式。全书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i《源远流长》,ii《经天纬地》,iii《正午时分》,iv《技进于道》,v《旧命维新》。每卷中也按照大致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所以本书呈现出的结构,是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疏密不等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点,而这些点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名家之作。(总序)
这样的做法,既考虑了学术价值,也兼顾了通俗易懂,可谓雅俗共赏,实在是刀锋里面求生存。仔细阅读之,发现其实颇有些道理。五卷分别是将第i、iii、v卷当成时间标杆,大致分别对应先秦、唐宋、近现代,第ii、iv卷则穿插其中,叙述天学地学、各项技术的内容。
第i卷《源远流长》主要列出了重要的科学技术起源及概述,时间大概以先秦为核心,至多到汉代。比如《先秦:百家争鸣中的科学技术》《考工记与中国古代手工业》《从简帛医籍到经典成立》《先秦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曾侯乙编钟与中国古代音律》《青铜王国的技艺:中国古代铸造技术》《九章算术与刘徽》几篇就带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第ii卷《经天纬地》集中介绍了天文、地理、水利等领域的贡献。时间轴在这里就不那么明显了。这里既有先秦的都江堰,也有隋唐的大运河等,汉代刘歆与明代潘季驯也共处一卷了。
第iii卷《正午时分》具有对以唐宋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正当鼎盛时期的隐喻,主要安排了天文学、数学、医药等内容,当然也不乏《李淳风与唐代数学》《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这样时代特征明显的人物内容。
第iv卷《技进于道》是五卷中唯一没有天文学的,从陶瓷、纺织、食品、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一直说到两部综合性的典籍《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当然这两部以农学为突出的著作成书于明末清初,放置于此也是恰当的。
第v卷《旧命维新》比较好理解,基本上以西学东渐为起点,一直持续到新中国的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医学、军事技术以及科学出版、科技教育、科技体制等诸多方面,最后以“李约瑟问题”收尾。
若按照篇数统计来看,可以进行如下归纳:
第i卷,天学2,数学2,物理2,化学1,农学1,医学1,冶金2,建筑1,造船1,测绘1,综合2,计16篇。
第ii卷,天学4,地学5,水利4,测绘1,计14篇。
第iii卷,天学2,数学6,物理1,农学2,医学3,计14篇。
第iv卷,陶瓷2,纺织3,食品2,医学1,农学2,轻工2,测绘1,兵器1,计14篇。
第v卷,天学4,数学3,物理1,生物1,医学2,兵器2,综合6,计19篇。
合计之,天学12,数学11,医学7,农学5,地学5,物理4,水利4,测绘3,纺织3,兵器3,冶金2,陶瓷2,轻工2,食品2,化学1,生物1,建筑1,造船1,综合8,总计77篇。
显然,这个学科分布也是非常合理的,基本符合中国历史上各学科之地位。若以前4卷论,“天算农医”位居前4名位置,占据着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主流地位,水利为技术类头牌,其次是纺织、兵器、冶金等,这也是符合中国古代技术特色的。总主编控制力之精巧可见一斑,这种结构类似中国画之大写意,只求气势,莫问细节。
总体结构得当后,具体编排上有些困难可以理解。比如,为了照顾《经天纬地》,将地学甚至水利工程的都集中于此卷,明代潘季驯治水也收入其中;《正午时分》也掺和了明代朱载堉,固然是要集中展示数学和物理学的贡献,但多少影响了大时间轴的整体观。如此庞大体量,在内容取舍上难免有所遗漏,单以技术史部分来论,略有遗珠之憾:如机械,除了《考工记》和纺织机械外,对于古代技术最重要的基本机械和一般机构并无特别介绍;再如交通,除了造船技术和海路运输外,陆路交通中的古代车辆、近代铁路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值得列入;又如冶金,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仅在古代铸造技术中略有涉及,难以展示这一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材料基础。好在这部著作有望成为一个开放体系,在保留精彩骨架的基础上,可以轻松地增添相关内容,就如百科全书的条目修订与增加。这或许是这部通史结构最打动人心之处。
三百万字煌煌巨著,无论怎么赞誉苦劳都不为过。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2009年出版后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主编设计好框架,一帮学界大咖各自撰写一段自己拿手的内容,然后根据整体风格再做修改,形成一部专著或一套丛书,历来为学界所认同,今日更将这种风格推向了极致。然而这实在为通史的一种讨巧写法,当然也是一种冒险写法,极易被理解成一个拼盘式的论文集。
其实江教授这个看似难以接受的做法,国外早有先例。牛津版《技术史》由查尔斯·辛格、特雷弗·威廉斯等主编,二百多位作者,八百余万字,被誉为目前最好的百科全书式的技术通史。七卷本《技术史》大体按照时间分段,每卷由不同的名家撰写自己最拿手的章节,看似各不相干的篇章,通过主编最后一章画龙点睛的总结陈辞得到统一,成为相关通史写作的一种典范。当念及杜石然先生等顶住压力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通史模式时候,为什么不能以包容之心态接纳江教授这种通史叙事方式呢?
本书的问题其实不在于结构,而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历史观来统领,或者说缺乏通史中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交代,以及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之描述。杜氏之《史稿》将科学技术置于历史、政治、军事、社会的大背景下,李约瑟的scc大书专门拿出一卷来写思想史,威廉斯在《技术史》第vi卷连续花上7章谈技术与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作用,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提出一点对全书结构编排的改进意见。如果将第i卷后的名词解释、中西对照大事年表,甚至加上各卷的索引,单独成卷,置于最后,不失为一种更简洁有效的处理方式。对于相对割裂的主题,其实极有必要在各卷前加上一篇长的导读,既可详细介绍本卷的主要内容和精彩之处,又可减少拼盘式论文集的感觉,可更好地贯彻主编的思想和历史观于其中,特别是交代一些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也许是一种折衷的方案。
二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中,有关技术史内容的,包括关于手工业技术18篇,近代技术2篇,综合3篇,若加上农学5篇,医学7篇,共35篇可以占据总容量的半壁江山了。这也反映出总主编已经注意到内容中科学与技术的平衡了。
单以技术史相关的这些篇章来看,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注重考古资料的积累。在科技考古基础较好的领域,如冶金、陶瓷、纺织、造纸等,相关的几篇显得尤其突出。《先秦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几乎就是关于这个问题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综述,甚至最新的西北地区早期青铜冶铸技术的研究结果也可见到,用事实说话,成为一个通行的研究范式。《中国古代制陶技术》《中国古代制瓷技术》两篇适合连贯起来看,文章开始就把技术放置于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框架下进行讨论,结合最新碳14测年数据,重构了古代制陶技术的历史脉络,不仅对出土陶器和瓷器进行了分类介绍,也关注了窑炉的结构,最后总结了古代陶瓷技术的五个里程碑,以及在制胎原料、坯体成型、窑炉温度、釉的形成等四个方面的突破。
二、传统文献考证方法焕发新的风采。《指南针的发明与演进》从文献上梳理了从磁石指极性的发现、新型磁化材料的寻找、指南针架设方法等指南针发明过程的细节,并比较了古人对指南针理论的探讨,极大地弥补了指南针研究的相对缺失。《中国古代的火药与火器》则是非常传统的历史写作方法,通过详实的文献考证,将中国火药与火器的发展历史如抽丝般娓娓道来,不仅注意了经典的研究成果,也关注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堪称佳作。
三、运用多重证据法得心应手。《浇纸法与抄纸法:两种不同造纸技术体系》不仅从传统工艺调查的角度分析了两种造纸法的问题,而且以出土文物的检测作为立论基础,为解决蔡伦造纸说的争论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丝绸之路与东西纺织文化交流》通过大量的沿丝绸之路出土纺织品文物及其形象艺术的研究,结合中外历史文献的记载,来论证东西方纺织技术与艺术的交流,让人充分领略了东西技术与文化交流的魅力。《中国造船与船运》对文物和文献也有较好的梳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的中国造船史。《中国古代“秋石”考》可谓是进行模拟实验的一个经典案例,针对学界的争论,采用不同古法进行提炼,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各种理化分析检测,终于澄清了一段历史公案。
四、大量插图辅助知识讲解。《中国古代建筑》较好地贯彻了百科全书“大词条”的思想,先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然后用精炼的笔墨描绘了木架构、中轴对称、方格网街道规划的基本特点,并特别介绍了模数设计的特点,还简单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社会条件,文中的22幅插图全部为线图,其中15幅为模数分析图。《青铜王国的技艺: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堪称图文并茂,76幅插图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五个历史分期,也是作者多年成果的集成总结。《中国古代纺织科技概况》与《中国古代织机与纺织品种》是一组科普性的文字,前者从棉、麻、毛、丝四大纺织原料谈起,总结了中国纺织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后者则用了大量丰富的织机和织品图片辅助描述介绍相关器物和知识。《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演进》也通过展现各种印刷品来展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相关基础知识,使读者轻松地了解到有一定深度的知识。
五、新锐表现抢眼。比较令我意外的是《中国古代饮食技术与食材要素》与《中国古代制酒与民俗》,完全脱离了一般编史学的叙述性语言或科技史研究陈规,颇有几分改造传统技术史研究的野心。
现代科学研究手段日新月异,关注量化分析思路、采用数字研究视角,这样的学术思想方法,将碰撞、冲击传统的饮食技术历史研究路径。主张重视实验数据分析的学派认为,出土遗物再多的罗列,也仅仅凸出了同质化的单维倾向,文献整理中似曾相似的平面分布与点状叙述,无益于研究主题的深度发掘与外延伸展。(iv-151)
这与普赖斯在《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中大力提倡的量化分析科技史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赞许中美合作利用贾湖遗址出土遗物进行中国史前发酵饮料研究的同时,不忘指出:
遗憾的是,本来这场历史性的科研合作为国际学界寄予更多的期待,最后却不欢而散,其主要原因在于商业利益的介入,以及合作双方对国际联合研究规则的认识偏差。(iv-203)
文章对相关考古学、人类学和现代分析依据都进行了分析,并立足典籍挖掘史料,试图从全新视野展示中国古代的食品技术。当然囿于种种基础史料的不足,目前还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由于各位作者在介绍性的公众科普式文字和学术性的研究论文之间难以把握,造成写作风格很不一致,也有一些瑕疵。
个别篇章缺少必要的学术引用规矩。比如《两弹一星》,引用了宋任穷、钱三强、李觉等亲历者的回忆录之外,还大量引用了文学作品《国家命运》和传记作品《钱学森》相关内容,但竟然没有引用一条原始档案文献,不得不让人忧虑这样的史学研究如何去引导公众有个更客观的认识。
一些篇章所据资料较老旧而影响了其学术性。比如《先秦:百家争鸣中的科学技术》,对各学科史的关注都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成果,有的甚至更老,如关于人工冶铁的年代,其实2008年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公元前14世纪的块炼铁制品已经将中国最早人工冶铁制品使用年代向前推了约500年。关于先秦时期的失蜡铸造,此文虽然注意到了近年来学界的一些争论,但是认为“焚失法是失蜡法起源一说,得到文物界人士的认同。来自民间的文物爱好者也用失蜡法成功模拟复原尊盘,才使这场争论落下帷幕。”(i-44)确实有些太过乐观了。且不说是否获得学界共识,单就凭民间文物爱好者复原成功就乐见其成是不够严谨的,要知道反对者也声称用范铸法复原成功。关于青铜器的立体透空附件,《青铜王国的技艺:中国古代铸造技术》虽然给出了多幅插图力证失蜡铸造技术的存在,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仅有“结构复杂,非失蜡法无法成形”之语(i-505),难免给人不实之感。在对一尊北宋铸铁罗汉坐像的解读中,根据留下的范线判断“如此传神的雕塑竟然只用简单的几块陶范组合形成组件形腔”(i-533),而忽略了采用砂型铸造及其他工艺的可能性,也难免过于武断。
还有一些缺少实证分析和检测的结论有所偏颇。《舍铸务锻:明代后期熟铁火器的兴起》立意甚高,论证也算工整,既有文献的详细考证,也有文物证据的搜集,但是对于叶公砲实物之考证,仅停留在外形和铭文的观察,缺少取样或表面金相验证,若直接判断为熟铁制品,恐难以服众。
三
盛世修史,重在秉笔直书。江晓原教授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早已突破新中国成立之初科学技术史的爱国主义功用,在前辈丰功伟绩的基础上,能够立足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视野重新审视观察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实乃今人之幸事。
修“信史”首先当有“信人”,当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逻辑论证。相对于其他历史学家来说,科技史家少了些意识形态的桎梏,更多追求真理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还多有科学方法的严格训练,自能担当“信人”要务。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技术史何其幸也。
试想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诚信出品的这部通史,若秉承总主编开篇所定之结构特点,形成开放体系,再约名家撰写篇章,补充其它点点线线,成就科学文化新典范。若假以时日,出版二版、三版……能成不朽之作,则学界至幸矣。
江晓原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总定价2980元。
作者简介:潜伟,1972年生,江西赣州人,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原文载于《中国科技史杂志》2016年第2期。作者授权《知识分子》“科学春秋”专栏发布。
制版编辑:艾略特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