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中国的实验物理科学家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继续为人类知识做出重要贡献
● ● ●
11月7日,中科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国际战略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四十年的物理学研究成果》的报告。
丁肇中回顾,从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家与其合作了三个实验,包括在德国desy的petra上的mark-j实验,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lep上的l3实验和在国际空间站上包括阿尔法磁谱仪实验ams等三个实验。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有120多个。
中国科学家在与丁肇中先生合作的几个实验中都有重要的贡献:包括l3实验用的bgo晶体,需要12吨,而当时世界上的总产量只有4公斤,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他们的晶体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工业及医学领域。ams探测器的永磁体是由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高能所和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共同研制的,是人类送入太空的第一个大型磁铁。在几个实验的数据分析中,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们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唐孝威院士、陈和生院士和王贻芳院士等。
ams的所有实验结果都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大部分为编辑推荐文章。其中第一篇关于宇宙线正电子测量的文章入选《物理评论快报》编辑推荐十年回顾纪念,同样入选这次纪念的文章有第117号元素的发现,ligo对引力波的观测等。中科院高能所李祖豪团队做出重要贡献。
丁肇中在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自己的实验,不能因为名人的反对而放弃,即便他是诺奖获得者。如在德国desy实验室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时候,最大的反对者是诺奖得主海森堡,而胶子正是在desy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的;20世纪初,诺奖得主阿尔伯特·迈克尔逊曾说过“物理科学最重要的基本定律已经全部被发现了”;诺奖得主马克斯·玻恩曾表示“我们认识的物理学,将会在6个月内完成”……
高能物理在对撞机实验获得的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对撞机实验还有发现空间。
“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继续为人类知识做出重要贡献。”丁肇中谈及他与中国科学家合作40年的体会时说。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为什么只有三种夸克,于是从亿万滴雨滴里找到了粲夸克,有了第四种,就还会有第四第五种,如今五夸克纠缠态已为试验初步论证。20世纪初,诺奖得主阿尔伯特·迈克尔逊曾说过物理科学最重要的基本定律已经全部被发现了;诺奖得主马克斯·玻恩曾表示我们认识的物理学,将会在6个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