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嗝、吃啥吐啥可能预示着失明、反复瘫痪?为什么?
撰稿 | 张皓宇
插画 | 麦川
出品方 | 病痛挑战基金会
● ● ●
打嗝,也可以很可怕?
有一群伙伴会立刻点头:是的!
每天频繁打嗝,每次能持续一小时,
伴有恶心、呕吐不止,吃啥吐啥,
用了种种手段都止不住,
最困惑的是,怎么检查都找不到原因……
这可能是一种重病的先兆——
当然,症状可不只有顽固打嗝、呕吐,
皮肤瘙痒、视物模糊、全身疲劳、
手脚灼热感剧痛、尿便障碍、
嗜睡、上半身像被捆住一样(束带感)…
有两项或以上这些情况出现时,
要及时检查神经系统,
看看是不是 “脱髓鞘” 病变,
不及时治疗或被误诊的话,
可能会有失明、瘫痪的风险!
什么是 “髓鞘”?
这要先了解我们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视神经、脊髓)
相当于“cpu”,
负责分析外部信息和下达指令;
从中枢神经系统到全身的神经系统,
都靠一束束神经纤维作为 “数据线”,
“输入” 外部信息和 “输出” 指令。
巧了,神经纤维和数据线的构造相似,
有 “金属丝”——神经细胞轴突,
负责传导信息和指令;
有 “绝缘皮”——髓鞘,
是分节包裹神经细胞轴突的一层膜。
神经信号的传导,
是通过髓鞘之间的郎飞氏结结构
呈跳跃式传导的,
一旦髓鞘脱失,
神经信号的传导就会大大延迟,
患者就会发现,
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
髓鞘受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
自身发育、营养问题,理化因素损伤,
免疫攻击等,让神经系统自我防护紊乱,
形成 “免疫相关非特异性炎症”,
导致髓鞘损伤,甚至神经轴索损伤,
这就是 “脱髓鞘疾病”。
而最典型的,是 “多发性硬化”(ms)。
常见症状是肢体障碍,
患者起初会感觉身体越来越疲惫,
检查却发现各项指标都挺正常,
直到某一天,胳膊或腿突然不能动了,
疾病早期,多数障碍有可能自行缓解,
但随着疾病不断发展、复发,
势必形成永久的不可逆损害,
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干预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nmo),本世纪初之前,
曾被视为多发性硬化的一个特殊亚型,
在诊断、治疗上没有太多区分,
但这组人群多数病情较严重、频繁复发,
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
2004年,在nmo患者的血液中,
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抗体,
被证实是水通道蛋白4的抗体“aqp4-igg”,
正是aqp4-igg的攻击,引发了脱髓鞘,
主要受影响的是视神经和脊髓。
aqp4-igg的发现,
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
为研究nmo等一类疾病打开了大门。
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上,
nmo与ms不但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
自己的“家族”还在不断扩大。
2015年,国际上取消了单独的nmo定义,
纳入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这包括aqp4-igg阳性的患者,
和aqp4-igg阴性、
但症状极其相似的患者,
事实证明后一部分患者可能转为阳性。
如何确诊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说来是个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
它有六组核心临床特征,
具体症状参见下图,
出现以下部分情况,查不出病因,
要赶紧去神经内科或神经眼科查一下!
nmosd症状多、发病急、易误诊,
但确诊nmosd的小伙伴,
不必害怕,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
这将是一场与疾病长期的战争,
而人类现在有许多武器来对付它。
nmosd分急性期与缓解期,
急性期即上述症状集中爆发的情况,
需要激素冲击,还可以采用血浆置换、
注射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方法,
缓解失明、肢体障碍等症状,
关键是避免误诊,只要及时治疗,
绝大多数病友能够恢复身体功能。
进入缓解期,患者也许能正常生活,
nmosd却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随时都会有复发的风险,
复发次数频繁,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据统计,若未经治疗,患病5年后,
50%患者需坐轮椅,62%患者失明。
这就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控制免疫系统不再“发疯”攻击髓鞘。
对付nmosd最主要的难点是
它在不同患者中的巨大差异化和不可预测性,
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有可能不同。
一方面,只有研发的药物越来越多,
才能让广大患者有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另一方面,有药却买不到(未上市)、买不起,
成了横亘在国内患者前的一座座大山。
nmosd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
让更多人了解nmosd,减少误诊,
推进nmosd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市,
完善nmosd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是让这一疾病不再可怕的 “组合拳”。
那些一次次复发带来的瘫痪、失明,
本可以不必发生。
让我们一起关爱nmosd群体,
让他们能够 “动” 见人生,
看到属于自己的 “睛” 彩世界!
医学指导:黄德晖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免疫亚专科主任
莹雅患视神经脊髓炎多年,前期的一系列症状几乎都在她身上发生过。如今,视力微弱的她,在书法世界里写出人生的光明。让莹雅的故事,带你进一步了解nmosd病友的世界吧。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病痛挑战基金会》,知识分子获权转载。
制版编辑 | 卢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