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渴、渴,口渴的神经基础被发现 | 前沿-k8凯发百家乐

  渴、渴、渴,口渴的神经基础被发现 | 前沿-k8凯发百家乐

渴、渴、渴,口渴的神经基础被发现 | 前沿

2017/09/14
导读
我们为什么感到渴,本周science论文,其揭示背后的神经基础。

► 渴的神经机制是什么,为何缺水越严重,想喝水的欲望越强,图片来自faithrxd.org


撰文 | 张    涛

责编 | 叶水送





每当我们身体缺水时,就会感到口渴,缺水越严重,想喝水的欲望越强,当我们终于能饮上一口甘泉,所有的烦躁就都烟消云散了。


而当神经科学家谈到渴时,就会产生一种“渴望”:大脑是如何编码渴觉的?9月15日,《科学》杂志介绍了著名华人神经生物学家骆利群和光遗传学的开拓者karl deisseroth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现。


骆利群教授和deisseroth共同揭示渴的神经机制,图片截至sciencemag.org


为何会从事这样的研究?骆利群向《知识分子》表示,“我们原来主要做神经发育,现在主要偏向做系统神经生物学,这就会涉及很多行为实验,要对小鼠进行训练,如不给它们喝水,或不给它们食物,作为动物行为实验的奖罚。用水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水的量比较容易控制。我们在做的时候,发现只要给小鼠水喝,它们的动机和学习能力很强,一旦喝足,这些行为的动机就会降低。于是我们在想,怎样把动物的本能变成动机,让它进行各种学习。由此,开始了这些动机背后的神经机制研究。”


► 通过光刺激小鼠大脑的渴觉中心,可刺激其饮水止渴,视频来自allen we et al. science. 2017.


人的大脑中有千亿数量级的神经元,小鼠脑内也有七八千万,这些神经元像电路一样错综复杂的联结在一起,每当有一个行为,负责这种行为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把一种行为所对应的神经元挑选出来,听上去就像是大海捞针。


2013年,骆利群实验室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利用精巧的基因操作,可使负责某种行为的神经元在人为的控制下永久地带上颜色。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连续48小时不给小鼠水喝,最终使老鼠脑内负责渴的神经元变成了红色。


其中,研究者最关注一个叫做正中视前核(mnpo)的脑区,在分析之前的研究后,他们认为这个位置可能是渴的大脑环路中的重要的一环。一旦让这些“渴神经元”带上了颜色,便能够利用其波长的特征,将它们分离出来。对从mnpo分离出的神经元的基因转录组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这一区域负责渴的神经元是谷氨酸能的兴奋性神经元。

 

► 大脑的正中视前核的脑区影响动物的渴觉,图片来自sciencemag.org


骆利群的实验室发明过很多巧妙的技术,帮助神经科学家进行神经环路的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他们便利用和让神经元带上颜色类似的方法,和光遗传以及钙成像结合起来。从而能够通过光来操作mnpo和渴相关的神经元,以及通过钙信号来记录它们的状态。


研究者发现只要激活mnpo内的渴神经元,不口渴的老鼠也会开始喝水,而如果将口渴的老鼠mnpo内的渴神经元抑制住,口渴的老鼠就不再那么渴望喝水了。更神奇的是,这些神经元还会激发老鼠去“赢得”水。他们训练老鼠,每按1次(或者6次)按钮就会有一滴水的奖励,当激活这些神经元时,老鼠按按钮的次数也会增加,而且是成比例增加的。相反,如果通过按按钮可以让这些神经元不被激活,老鼠就会一直按下去。这说明,这些神经元的激活代表一种负面的情绪,是老鼠想要努力避免的。


那么喝了水之后会如何呢?通过对这些渴神经元进行钙成像记录,研究者发现在喝水的过程中,mnpo的渴神经元的活动性就降低了,而且是在获得水的过程中逐步降低的,而不是在最开始,以及全部喝完后猛的降下来。这说明,mnpo和渴相关的谷氨酸能的神经元编码了渴的程度,它们的活动性越强,机体就越渴,而当喝了水之后,它们的活动性便逐步降了下来。

  

同期杂志的一篇专门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项研究大大推动了对渴的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同时,也有很多问题有待接下来进一步地研究,例如,mnpo的渴神经元活动性是如何刺激渴这种感觉的产生的,皮层内的一些脑区是否参与这个过程?


► 这项研究的两位通讯作者,骆利群和desseroth教授


骆利群也表示,“尽管我们找到渴的神经中枢,但是渴的信号怎样传到不同的脑区,怎样跟动机结合起来,并且在渴的刺激下,如何引导特异性的行为产生,目前这些仍不是很清楚。所以我的学生将在全脑范围里面,去找影响渴的行为动机的神经信号。”


最后,骆利群总结道,“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和deisseroth共同指导,他在两个实验室学到了不同的方法,然后结合起来,完成了这项研究。交叉学科带来了诸多优势,在研究中,有了更多的新发现。”


参考资料

allen we et al. thirst-associated preoptic neurons encode an aversive motivational drive. 2017. science.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