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十年后,“禁区” 里的野猪们怎么样了?-k8凯发百家乐

  福岛核事故十年后,“禁区” 里的野猪们怎么样了?-k8凯发百家乐

福岛核事故十年后,“禁区” 里的野猪们怎么样了?

2021/11/22
导读
野猪问题何解?
    11.23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在福岛“禁区”内被镜头拍摄到的野猪 | 图源[5]



  导  读

在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野猪占领了无人区并在此繁衍生活。作为日本料理中传统美食的野猪,如今却成了福岛人民回迁进程中的一大麻烦:它们侵占农田,毁坏庄稼,还极具攻击性。多年之后,这里的野猪们生活得怎么样?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撰文 | 王雨丹

责编 | 刘楚


 ●                  ●                   


2011年3月11日,9.0级的近海地震和随后引发的巨大海啸给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20余万栋楼遭到破坏,超2万人死亡或失踪 [1],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因此遭受重创,并向周边泄漏出大量放射性物质 [2],根据已检测到的数据显示,此次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已经达到切诺贝利核电站的污染水平 [3]


鉴于核辐射污染的严重性,日本政府向居住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半径圈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发布了疏散令,16万余人因此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只留下一片1150平方公里的 “福岛禁区”(约占福岛县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直到6年后,2017年日本政府大幅解禁福岛避难区域,居民陆续回乡,不过部分地区至今仍禁止人员进入。[4]

 

图1 2011年4月22日的福岛核事故避难指示区域 | 图源[4]

 

一场浩劫,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存轨迹。但受到影响的不只是福岛的居民,还有这里的野生动物。


1

浩劫之后,人退兽进


核泄漏事件让曾被誉为 “水果王国” 和 “温泉之乡” 的福岛地区成为了无人居住的荒地,但这里并没有成为千山鸟飞绝的不毛之地。相反,人类的离开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有利的栖息条件,它们从周围的山岭和林区“迁徙”至此,开始在这里觅食、生存和繁衍。


这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相似:1986年的核事故之后,人类撤出放射性污染严重的切尔诺贝利,但驼鹿、鹿、棕熊、灰狼等各种野生动物仍在禁区内继续生活,繁衍壮大 [5]


由于没有人类干扰,野生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福岛禁区也逐渐成为野生动物的 “天堂”。


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研究人员利用远程摄像机网络,在日本福岛县的106个采样地点(高辐射污染的无人区、中等辐射污染的人类活动限制区和较低环境辐射污染的人类可居住区)共拍摄到26.7万张野生动物照片,包括野猪、狸、日本野兔、日本猕猴等20个物种。


有趣的是,在这些图片中,数量最多的物种是野猪(wild boar),共4.6万余张,其中2.6万余张都是在核污染最严重的无人区(excluded zone)拍到的。[6]


图2 福岛禁区内远程摄像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照片,(a)野猪(sus crofa),(b)日本猕猴(macaca fuscata),(c)貉(nycerteutes procyonoides)和(d)日本山羊(capricornis crispus),这些都是如今当地的常见物种 | 图源[6]

 

上述研究结果首次证实,尽管福岛地区存在放射性污染,但人类疏散区域仍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猪,是禁区内数量最多的物种),且没有发现中大型哺乳动物或鸟类种群水平受到核事故影响的证据。

 

野猪是日本料理中的传统食材,早在千年前就已成为了日本人民的盘中餐。日本野猪以迅猛有力著称,在日语中甚至专门有 “猪突猛進(ちょとつもうしん)” 一词,用来形容人像野猪一般不顾周边情况、一味地往前冲。

 

这一 “剽悍” 的物种,在如今的福岛禁区内繁衍生息,也成为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所受实际影响的重要研究对象。


2

核辐射对野猪影响几何


灾难发生后,福冈当地政府做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恢复工作和放射性铯沉降物的清除工作,但事故发生8年后,森林区域仍然被检测出受到放射性核物质的污染。当地的蘑菇等可食用野生植物和高放射性水平的土壤,是富冈地区遍布受污染的野猪的原因。

 

2020年,一篇发表在nature 上的研究 [7] 表明,野猪的污染水平依然相对较高:研究人员测量了富冈地区野猪体内放射性铯(134cs 、137cs)的浓度。结果显示,在213份肌肉样本中,有210份(98.6%)的放射性铯含量范围处于87.1-8120 bq/kg(贝可每千克,放射性元素每秒有1颗原子发生衰变即为1贝可),中位数为450 bq/kg,这大大超过了一般食品标准的放射性铯限制(2012年4月起,日本政府将普通食品中放射性铯的限值设定为100 bq/kg)

 

野猪受到了污染,是不是就不能吃野猪肉了?

 

根据日本人的平均猪肉消费量,研究人员估算了居民可能摄入的辐射量:食用一次受污染的野猪肉,所摄入辐射量的中位数为0.062~0.30μsv(微西弗)/天,最大值为5.4μsv/天,而在日本,食物摄入的辐射量限制约为99µsv/年(即0.27µsv/天)[7]。也就是说,虽然野猪受到了污染,但对当地居民来说,即使偶尔吃一次被污染的野猪,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研究也指出,食物来源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的大量积累,因此需要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地区进行持续长期的监测,以确定影响核事故恢复的风险因素。实际上,自核事故以来,福岛地区就禁止出售野猪肉,日本政府还有着广泛的监测计划,以确保森林或农业地区的所有食品都低于污染的安全限值。


3

野猪的“健康”能否消除回迁疑虑?


长期暴露在超过人类居住安全阈值的辐射水平之下的野猪,“肉”或许没问题,但它们自身所遭受核辐射的影响又有多大?

 

实际情况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由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佐治亚大学和福岛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团队发现,长期暴露于福岛低剂量辐射中的野生动物并没有受到什么不良的健康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今年6月在线发表于《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8]

 

图3 长期暴露于福岛低剂量辐射中的野猪并没有受到什么不良的健康影响 | 图源[8]

 

2016年至2018年间,该团队研究了来自福岛禁区野猪体内的dna损伤和应激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是双着丝粒染色体、端粒长度和皮质醇水平)。除了野猪,他们还检测了日本鼠蛇elaphe spp.的端粒长度,这两种动物都是福岛禁区中的常见物种。结果发现,野猪和鼠蛇身上都没有发现端粒缩短的迹象,其皮质醇水平也较低 [8],也就是说,这些动物所经历的核辐射剂量还不足以损害它们的整体健康。

 

图4 左:端粒的位置;右:皮质醇的化学结构。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随着细胞分裂和衰老而缩短,其长度还受到各种慢性压力和环境暴露的影响,因此端粒长度可以预测生物体的寿命。而皮质醇水平可作为衡量压力的指标,皮质醇水平的长期升高也与端粒缩短和dna损伤有关 | 图源wikipedia.org

 

该研究进行时,福岛禁区的面积已从最初的1150平方公里缩减至350平方公里,不过其放射性污染依然超过了日本政府所规定的人类居住的安全标准(小于等于50 msv/年)。此外,研究最后也指出,不可忽视人类干扰减少的这一混淆变量(confounding factor,与自变量和因变量均相关的变量):生活在福岛禁区内的野生动物皮质醇水平较低,可能也与人类干扰减少和废弃农业区内食物资源丰富相关。

 

总之,福岛禁区何时能全部解禁、恢复如初,仍是一个需要更多研究和时间证明的问题。


4

禁区内的野猪杂交和基因污染


科学家们在研究野猪的时候,还发现一个有趣的话题。这场可怕的核事故,带给野猪们的除了放射性污染和新的栖息地,还有“爱情”。

 

今年6月,《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发表了一篇关于福岛禁区野猪的新研究[9]。研究人员采集了2015-2018年福岛禁区内捕获的191头野猪身上的肌肉样本,利用遗传数据对外来环境变化导致的物种杂交(hybridization)和基因渗入(introgression)进行分析。

 

实验数据显示:尽管受到了一定剂量的核辐射,但生活在福岛禁区的野猪没有发现基因突变,而且它们还与当地废弃农场出逃的家猪杂交,并产生了新品种的后代:杂交野猪,在所研究的191头野猪中,有31头(16%)都是杂交野猪。研究指出,随着当地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越来越多,可能会对环境及人类造成威胁,包括种内竞争、干扰人类和疾病暴发等等。[9]

 

那么,没有健康问题、远离人类干扰的野猪们,会不会一直鸠占鹊巢,并在此一代代地杂交和繁衍下去?《知识分子》联系到上述两篇论文的作者之一、来自福岛大学的研究员多诺万·安德森(donovan anderson),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福岛核事故影响及当地野生动物的相关研究。

 

安德森告诉《知识分子》,虽然与家猪杂交导致了野猪基因组的基因污染,但同时他们也发现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消失:野猪基因组中的家猪基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也就是说,福岛正在恢复往日的状态,这里不会一直是野猪和其他野生动物的 “乐园”。

 

“考虑到日本政府目前的环境净化工作和放射性物质的自然衰减,福岛的全面复兴只是时间问题。” 安德森说。

 

关于福岛禁区内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安德森还表示,当地的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虽然我不认为目前的(低水平)辐射会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点。”


5

野猪问题何解?


日本历来有扑杀野猪的习惯,不仅因为这是难得的美味,更重要的是野猪会破坏设施、毁坏庄稼甚至攻击人类。因此,即使是核事故之前,在有野猪出没的地方,日本当地也会适度扑杀,并布设防入侵围栏等。仅2009年一年,福岛县就扑杀了3200余头野猪(大部分用于食用) [10]

 

在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前,福岛当地的野猪数量约为3000头,来到禁区后,它们开始肆意繁衍,数量急剧攀升。据日本政府估计,仅从2014年到2018年,福岛禁区内的野猪数量从4.9万增加到了6.2万头(科学家们认为实际数量可能更多),而今天,禁区内的野猪数量据很可能已超过10万头 [9],这些数量庞大的野猪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自2012年起,日本政府就以重金悬赏的形式鼓励居民扑杀福岛地区的野猪,后又组织专业的猎人队伍参与进来。随着福岛禁区逐渐解禁开放,数量庞大的野猪成了核辐射之后另一阻碍人们正常生活的因素。

 

2019年,福岛全县遭受野猪毁坏的农业用地面积达102公顷(占野兽毁坏农业用地总面积的69.2%),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10417万日元(约580万人民币),也就是在这一年,福岛全县扑杀了3万多头野猪 [11]。可以说,为了从野猪身上 “抢回” 地盘,回迁的人们不得不展开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人猪拉锯战。

 

为了应对野猪问题,福岛地方政府每年会更新《野猪管理计划》,今年出台的新计划表示要延续每年至少扑杀2.5万头野猪的目标,并计划在今年4月1日到明年3月31日期间,投入700人和1000个陷阱到野猪扑杀工作中 [11]

 

但要扑杀这样一群身强体壮、数量庞大、还具有放射性污染的不速之客,并非易事,现实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猎人数量骤减。由于日本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福岛县登记在册的职业猎人本来就以平均每年200人左右的速度在减少,而核事故的发生,更是直接导致福岛的猎人仅一年时间就减少了1400余人 [12]

 

其次,抓来的野猪不能吃,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题。

 

当地对野猪的处理方式是填埋焚烧。挖坑填埋野猪尸体并不轻松,而且许多地方没有足够数量的填埋坑来处理野猪。以距福岛第一核电站35公里的二本松市(nihonmatsu)为例,该市有3个野猪填埋坑,每一个可容纳约600头野猪。但早在2016年,这三个坑就已经满了,而且市内也已经没有其他合适的地方来挖新坑了 [13]

 

由于野猪坑数量不足以及填埋不够环保,人们往往选择焚烧。焚烧野猪也是个力气活:一头野猪体重约80-100公斤,在进入焚烧炉前需进行切割,一个成年人通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才能将其切割成适合焚烧的大小 [14]。而且,为了卫生和方便,在切割前往往会对野猪进行冷冻,这让野猪处理变得更麻烦了 [15]

 

图5 野猪处理三步骤:冷冻、切割和焚烧 | 图源[15]

 

不过,自2016年起,一些地方(如相马市)开始运行新式焚烧炉。该设施可以在不切割的情况下对野猪进行整只焚烧,并通过过滤器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处理的工作量。[14]

 

福岛地区对于野猪也并非 “赶尽杀绝”,而是 “杀” “防” 结合:除了简单粗暴的扑杀,还有加固农业用地及住处围栏、砍伐野猪栖息地(竹林)等 “逼猪回山” 的方式。此外,政府还会给居民发放野猪防治补助金。以浪江町(namie)为例,今年4月初,当地政府发文表示将对居民用于防止野猪等野兽入侵的设备发放补助金(包括金属丝网等材料的购置费和设备安装费),每户最高可申请10万日元。[16]

 

改变农业结构也是野猪应对工作中的一部分。野猪对日本农业的破坏性极强,尤其是水稻。地震前,富冈町的农业以水稻和养牛为主,但一些2017年后迁回的居民开始改种洋葱,因为洋葱不仅不易吸收放射性物质,而且可免于野猪破坏(作为杂食性动物的野猪几乎什么都吃,但就是不喜欢洋葱)。富冈目前就以洋葱种植为主,今年的洋葱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2公顷增加到了10.4公顷,预计到2025年还将增加到24公顷。 [17]

 

安德森同《知识分子》的对话中也谈起自己心中应对福岛野猪问题的最佳方案:日本政府继续扑杀以减少野猪的数量;农业用地增设围栏以阻止野猪入侵;对于居民来说,如果遇到野猪,则应与其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直到野猪问题最终解决的那天。

 

理想很丰满。但就目前来看,这场人猪大战依然任重道远。


小龙虾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下滑动可浏览)

1. https://zh.wikipedia.org/zh-cn/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kushima_daiichi_nuclear_disaster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nuclear_event_scale
4. https://www.pref.fukushima.lg.jp/site/portal-zhc/list432.html
5.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060418-chernobyl-wildlife-thirty-year-anniversary-science
6. 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fee.2149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6362-6
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1003007?via=ihub
9.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pdf/10.1098/rspb.2021.0874
10. http://www.asahi.com/special/10005/tky201109070213.html
11. https://www.pref.fukushima.lg.jp/uploaded/life/541495_1463751_misc.pdf
12.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11-19/4339423.shtml
1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morning-mix/wp/2016/04/11/thousands-of-radioactive-boars-are-overrunning-farmland-in-fukushima/
14. https://www.minyu-net.com/news/english/fm20170501-168849.php
15. https://www.pref.fukushima.lg.jp/uploaded/attachment/294636.pdf
16. https://www.town.namie.fukushima.jp/soshiki/23/19530.html
17.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p6g6tpvp6bugtb00r.html?iref=pc_ss_date_article


制版编辑 | 卢卡斯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