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hub能增加论文引用?它只是刚掀起付费墙的一角
撰文 | 叶水送
●●●
最近,知名预印本arxiv上有一篇论文表示,经sci-hub平台下载的论文,其引用次数会有所上升。据一名学术出版人士表示,一篇论文每100次的下载,大概就会有一次的引用。
因此,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是乐见这样的结果,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播。对于读者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够自由地阅读这些论文。
sci-hub平台下载的论文,其引用次数会有所提升
实际上,sci-hub只是将付费墙撕开了一角,如果论文付费墙完全倒塌,更多的论文将会因为更容易获取,从而能提升它们的引用率。
sci-hub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如同当下在欧洲进行的s plan一样,旨在打破学术论文的付费墙,让学术论文自由传播。只不过前者使用的是蛮力,而后者则是通过漫长而又曲折的谈判来进行。至今s plan所倡导的开放获取运动至今仍未见到显著效果,反倒不如sci-hub的创立者——一位籍籍无名的计算机学家所做的努力。
很多人可能用过sci-hub,但对其原理并不清楚。sci-hub之所以能基本满足用户对文献的需求,主要是它的创始人alexandra elbakyan已将大部分的论文下载到自己的硬盘上,同时将这些数据镜像于libgen等网站,对于新的论文,elbakyan称有大量的高校图书馆账号(部分是来自这些图书馆的捐赠),能及时地将最新的论文更新到自己的数据库,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论文下载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对于拥抱开放获取,尤其是无法为高昂的论文付费的人来说,elbakyan被视为开放获取的英雄;而对于手握庞大的论文数据的出版公司,它们对elbakyan咬牙切齿,甚至曾一度将她告上法庭,只可惜她人在俄罗斯,至今仍旧安全。
跨国出版集团诉诸法律未果后,sci-hub账号频频被封,但它比“小强”还顽强,屡禁不止,每次消失几天后又会重新以另外一个域名出现,关键是它不需要自己传播,自有用户在社区或微信群里“奔走相告”,这或许就是一款切中用户需求产品的“魅力”吧。
在我日常的工作中,也会用到sci-hub,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我早已不在高校,不使用sci-hub很多最新的论文无法及时看到。当然,我使用的频次也没有一般的科研人员那么高,只是偶尔下载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实际上,不少论文(目前一半以上的论文)也是可以开放获取的,加上科学编辑还有特殊的渠道可以免费获取最新的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交流的一种,其真正目的在于信息的互换。数百年前,科学家之间交流只能通过书信或订阅杂志的形式,纸张、运输以及对信息的组织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采用付费订阅的模式合情合理。而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信息传递更便捷,不需纸张和运输,成本较低,因此仍用付费墙将信息阻隔在墙内是否仍行得通?即使组织和生产信息,在信息爆发的时代仍需成本,但新时代下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如网络广告、信息的深度挖掘,基于社群的周边服务等。
目前,学术论文大部分被商业出版公司把持着,它们为这些出版公司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研究者撰写论文,需要花钱,如果有人想看论文,也要花钱。在一篇论文的生产过程中,这些商业出版公司虽然有付出,但它们从中攫取的利润远大于付出。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社会上水刊不断出现的缘故,因为这一行有较高的利润回报。
这两年开放获取运动愈演愈烈,目的是将付费墙拆除,让信息互动有无,但对于论文发表者来说,读者免费获取论文的代价要由他们来承担,他们需要支付更高的论文发表费,因此开放获取运动也在一些国家被诟病。
未来有没有一种可能的商业模式,来维持这种生态:读者免费阅读,商业出版仍有效运转,同时论文发表费用与现在水平相当。这也许需要一种新的商业形式。
sci-hub的出现虽然实现了免费阅读这一目标,但它并不能让学术出版可持续发展,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学术出版的商业模式,因为学术出版是一种有偿服务,完全免费可能会降低服务的质量,进而产生大量的垃圾论文。
或许sci-hub只是掀开了学术付费墙的一角,真正打破论文付费墙的,还需要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