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中国有办法吗?
撰文 | 唐 莉
● ● ●
作为一个科技迅速崛起大国,中国科研人员的知识产出及行为方式对全球科学界都会产生影响。坐拥超过四百万研究人员的中国有着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多的科学技术人员。自2008年中国在 web of science 上收录的文章数量超过英国以来,中国国际论文发表总量一直排名世界第二。仅2018年,中国发表wos收录期刊论文41.2万篇。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科间,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而非可接受的做法存在认知差异。对中国这一新兴科学强国而言,对不端行为的界定缺乏共识是一个棘手的挑战。我们的受访者之一指出,学术委员内部甚至都无法就认定什么构成科研不端行为达成一致意见。
关于学术不端和相关处罚的任何讨论都受制于互相冲突的规范:历史vs.当下,国内vs.国际。例如,中国的教科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未经恰当引用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文本。直到1999年 “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 出台之前,人们尚不认为一稿多投甚至中英文双重发表是不合适的。科学家问卷中超过20%的调查受访者认为一稿多投和自我剽窃在他们的领域较为普遍,而这些在国际科学界被视作不端行为。
补充信息
results of 2017 misconduct survey of chinese scholars
长按并识别右方二维码,查看补充信息→
注:该研究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4300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wkh3056005)的资助。文中作者观点并不反映资助机构的态度与倾向。
作者简介
© nature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3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