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评奖因何三次离席而去?-k8凯发百家乐
院士评奖因何三次离席而去?-k8凯发百家乐
院士评奖因何三次离席而去?
2019/09/23
此番经历也算领教了,传闻中评审席上六亲不认并不夸张,哪怕是评审间外,也是认真得很。 备受瞩目的科学探索奖首期获奖人名单今天上午发布,5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接下来5年里获得300万元资助。
过去一年多,有幸近距离观察大奖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尤其亲历极尽严苛的终审现场,真切感受到发起人和参与的众多科学家的拳拳之心: 要为中国的未来挑选真正的青年科技人才。
在北京城西的一家酒店里,出示胸牌验明身份后,我作为特邀观察员进入评审区。
门口有工作人员值守,时间快到时,几位面熟的科学家鱼贯而入,从我身边经过,直奔评审间。
门关闭之前,得以瞥见评审间内部的情形: 评审专家们一人一席,彼此熟悉,此刻却并无一言半语交流,侧面是监督席,一位秘书处工作人员在旁协助。
候选人在另一处房间休息,得到工作人员消息后,再依次到评审间外等候。 等待他们的,除了15分钟自我陈述,还有15分钟评审专家的询问交流。 专家们都会问些什么问题? 青年科学家们如何介绍自己的研究? 双方交锋应该会很有意思。 可惜作为观察员并不能进入评审间。 大奖秘书处有言在先,观察员不得进入评审间,不得干扰评审专家和候选人。
门外的休息区,只有茶歇台和佩戴证件的工作人员。 偶尔看到有评审专家从评审间出来喝咖啡。 问了工作人员才知,原来是同一个单位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终审答辩,这位专家按照规定必须回避。
隔壁房间另一组评审即将开始,一位素日和蔼亲近的科学家经过休息区时看到我,一脸惊诧: 你怎么在这里? 我亮了一下胸牌答: 今天过来当回吃瓜群众。 他没有再继续问,径直往前走,进了评审间。
稍顷,秘书处一位工作人员跑过来告诉我,刚刚邂逅的某专家“再次”强调: 不能有任何干扰评审的因素,评审间外怎么会有媒体?
闻言心里暗叫一声苦,观察员被误解为了“干扰因素”,这个锅可背不起。 此番经历也算领教了,传闻中评审席上六亲不认并不夸张,哪怕是评审间外,也是认真得很。
从评审间里走出来次数最多的人是谁? 秘书处一位核心工作人员告诉我,复审是会评,当时一位工程科技领域的资深院士三次主动站起来,因为有三个候选人他需要回避,当大家讨论到某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立刻离开,到外面坐一会,直到秘书通知说老师可以进来了,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科学探索奖从一开始就刻意规避利益冲突问题,设置了回避制度。
科学探索奖秘书处告诉我,评审中还会遇到评委与候选人存在师生、上下级、亲属、项目合作 (项目结束未超过5年) 、商业合作、竞争等方面的关系,参与评审的科学家必须主动申报、主动回避,而且在评审系统中留下记录。
第一个记录出现在初审时。 初审是在线网评,每个候选人都配置了小同行评审专家,且小同行评审专家是不见面的,但有专家看到候选人简历时就主动提出来,自己存在利益冲突,主动要求回避了。
此外,在大奖评审的初筛、初审、复审和终审四个阶段,采用了断开式评审的办法,避免一评到底的情况发生。 按照设计,第二阶段的初审,由完全独立于各领域评审组专家的另外一批小同行进行评估。 这一阶段参加的外部评审专家共有290多位。
而在终审阶段,所有评委在评审系统中匿名打分或者投票,决定最终获奖人。 不存在某一位评委能决定谁获奖的情况,而且评委们独立投票,杜绝作引导发言。
一位老校长出身的院士评委,看到候选人名单时脱口而出: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人,太好了! 一下子放心了。 他期待,科学探索奖资助的覆盖面越广越好。
终审会后,大奖项目秘书长王妩蓉女士十分感慨。 “在商业大潮中,这一群人非常干净,参加评审没有人问一句劳务费,没有人谈任何条件。 另外他们做事情比较’一根筋’,对奖项中的回避制度,对自己的要求比规定的还要严格,非常有公心。 ”
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是一位科技迷,非常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曾以个人身份捐赠巨资给科学突破奖、未来科学大奖、西湖大学。
科学家出身的饶毅,了解青年科学家更需要稳定的支持,青年科学家才是面向未来的人。
这次的科学探索奖,为腾讯公益基金会捐赠设奖,马化腾希望对中国青年科学给出一个长期承诺,吸引更多青年人潜心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
用好这笔钱,选对真正面向未来的人,是众多科学家参与科学探索奖的共同心声。
据了解,在提名、推荐工作中,不乏海内外一些泰斗级科学家的参与。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1957年物理学奖) 、richard roberts (英国,199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thomas südhof (德国,201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天野浩 (日本,2014年物理学奖) ,图灵奖获得者 john hopcroft (美国,1986年) 、姚期智 (2000年) ,菲尔兹奖获得者 simon donaldson (英国,1986年) 、edward witten (美国,1990年) ,数十位美、法、德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科学家韩启德、袁隆平、钟南山、欧阳自远等,都参与了提名和推荐。
评审组长更是倾尽所能。 350多位专家参与到奖项评审中,有多位专家在海外任职,以化学新材料领域为例,20位小同行专家中,有15位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海外知名院校的教授。
按规定,9大领域每个领域前10名进入终审,但进入终审环节的候选青年科学家人数是106人。 “这是因为评审老师们爱才心切”,一位秘书处工作人员披露, “有时候几位候选人之间水平非常接近,特别不好确定时,最后老师们说,要不都给一个终审的机会吧! ”
很多评审专家反馈,这代的年轻科学家自信,乐观,英雄辈出。 能感受到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功力、认真和成就。 只要我们努力,继续和国际接轨,中国没有理由不强。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知识分子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