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评终身教职:工科教授十大基本素质
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愿望,打算利用假期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评终身教职的要求,总结一下我认为对于工科教授最重要的十条基本素质,打破人们对于高校教授的固有成见。
撰文 | 陈怡然
最近,我因为工作关系,和学术圈之外的朋友接触比较多。发现很多人对于“高校教授”这一职业有两种固有的成见。
抱有第一种成见的人觉得,这些教授们都是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虫。在他们的印象里,这些老师们每天只跟公式和仪器打交道,远离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了解现实世界里事物的发展规律,加上每年几个月假期,工作悠闲懒散,做事随心所欲,容易脱离社会实际。所以这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教授懂什么,老老实实地回去教你的书”。
抱有第二种成见的人则觉得教授们都是一帮利用学校平台给自己挣钱、挖公家墙脚的家伙。教授的日常工作重心就是和各种大小老板们喝酒吃饭拉项目赚提成。研究生则都是教授的苦力,每天给项目打工,等到快毕业了随便抄点什么,找个烂杂志发表一下凑篇论文即可。这些人经常说的话是:“这个项目你找几个研究生弄一下就行了吧?”
继续深入聊下去,我发现第一种成见经常见于日常工作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圈交集很少那部分人。他们的对于高校教授的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文艺作品甚至是历史印象,比如私塾。第二种成见则经常见于和高等教育圈有一定交集,但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博士生培养)尤其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之后的研究生教育交集较少的那一部分人。
所以,我那天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愿望,打算利用假期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评终身教职的要求,总结一下我认为对于工科教授最重要的十条基本素质,从而打破以上这些对于高校教授的固有成见。
美国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评选过程
在此之前,简要说明一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tenure)的评选过程。对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来说,终身教职评选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要素:科研、教学和服务。
助理教授入职之后,“终身时钟”(tenure clock)就会开始倒计时。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女老师生孩子),待时钟倒计时快结束时(一般是第五年),助理教授会向系里提出终身教职的评审要求(有时系里会先有一个预审会议,对申请人给出“建议”或者“不建议”申请的意见,但通常不能硬性阻止申请人提出评审要求)。
之后申请人开始准备材料,同时系里组织评审委员会收集材料,尤其是外审的评审意见,并给出初步建议。再之后经过系、学院、和校(教务长)三级评审,通过后即授予“终身教职”(tenure)。除非极特殊情况(比如违反校规或者整个系解散),期间教授的职位受到保护,不可随意解雇。
尽管“终身教职”这一制度一直有所争议,但这一制度施行多年来对于保护学术自由,保障学者能够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在高校教授尤其是工科教授“终身教职”评审的过程中,我们都关心哪些基本素质与要求呢?
一、学术论文发表
(科研相关)
国内的sci论文奖励,以及后来基于影响因子的各类评审的影响力之大,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高校教授不发论文是不行的。那么,在美国评tenure的学术论文部分,主要看什么呢?
首先是数量。尽管通常没有明文规定,但各个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期望值或者最低标准。例如,我之前所在的匹兹堡大学,一进学校系主任就告诉我说,如果想评tenure,需要至少10篇左右“像样的”期刊论文,也就是每年2-3篇(现在这个水平大概不够了),加上若干会议论文。这一标准其实远低于国内很多学校年轻教授发文章的数量。
但这并不能简单做结论说,在美国评tenure的标准更低,因为对于“像样的”期刊论文的定义,各个学校可能是不同的。以电子类专业为例,ieee和acm的多数期刊均被认可,但也存在会被人拿出来单独讨论的个例。如果是在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则主要看在小专业内顶级会议(俗称“顶会”)所发表的论文(其总数量要求跟期刊也差不多)。最近几年国内ccf定义的期刊和会议论文分区,对于计算机和大多数电子类专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南。
和国内稍有不同的是,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在tenure评审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因子只对小专业内部的期刊质量有指导意义,而各个领域差别巨大。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很多计算机领域的文章很少发表在期刊上。即使有,也多是对于之前会议论文的一个总结和补充。大家引用文章也倾向于引用最初出现该想法的会议论文。因此,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但会议论文的引用数通常很高)。这种专业在tenure评审中,最主要的还是依据本专业对于各个期刊和会议的公认水平,而且评审委员会会把评审的依据在评审意见里面写清楚,以便学院和学校各级评审委员会其他方向的老师参考。
文章的数量及其所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指标,学起来也很容易,国内高校只要照搬就好了——那是不是我们只要要求自己学校的老师在文章数量和发表的期刊或会议达到名校的标准(实际上国内很多高校都是这么做的),就能达到世界一流了呢?
答案当然不是。
实际上,文章的多寡只是tenure评审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并不充分。因为科研水平高低除了数量外,更牵涉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二、学术质量与影响力
(科研相关)
学术质量的定义非常的模糊。通常来说,tenure评审委员会会看以下几个指标:
1、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排名
从统计意义上来说,越好的期刊和会议所收录的论文平均水平越高。国内现在很多高校除了用影响因子来量化期刊质量之外,也经常用会议录取率来量化会议水平。不过,这种量化也经常不准,因为大家通常都会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投稿到专业内部公认最好的会议上去,所以单纯看录取率也不行,还是要听从专业内部专家的意见(比如校外专家的评审信)。
此外,文章并不是发得越多越好,重点是要发在高水平的地方去。在杜克大学,如果一名助理教授大多数论文都发表在二三流的会议和杂志上,即使他/她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在一流的会议和杂志上,也会被认为学术质量控制不好,对自己的学术声誉不珍惜,成为扣分的一个因素。
2、代表作
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一个老师的科研质量。但很多学校在评tenure时,还要求再提供一份“代表作清单”(杜克是要求10篇),并对每篇代表作的学术影响力做出简要说明。这通常包括学术价值、总引用(google scholar即可,因为sci总引用对于计算机专业并不客观),或者曾获得的奖项等等。这就需要助理教授不能光靠数量取胜,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出。
我曾经和普林斯顿的niraj k. jha教授聊过这个问题。他说普林斯顿评tenure只需要三篇代表作,其背后的含义是希望每一篇都是某一个方向的开山之作,而不是用十篇“还不错”的跟随潮流的工作来充数。这就对科研的质量和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代表一个人科研影响力的内容还包括:总引用数,各类奖项,尤其是最佳论文,各种行业协会和科研基金的学术奖励,产业化应用以及行业内部其他同行的评价等等。关于最后一个,我们将在推荐信部分详细说明。
三、科研经费与可持续性
(科研相关)
发文章作为高校教授tenure评审要求之一普通人都容易理解,但是后面的这些基本素质要求就不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了。比如我最常被人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老师为什么要拉科研经费?
美国的博士生和国内不一样,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的杂费加上科研管理费非常昂贵(以杜克大学为例,大约每年7万美元),而且几乎全部由导师负担。毫不夸张地说,在美国高校没钱真的是招不到也养不起学生。如果是实验学科,没钱连实验室正常运转,自己亲自动手做科研都不可能。因此,你每年能拿多少科研经费,就成为你的实验室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谁也不希望你拿到终身教职之后只教课再也不做科研),也是tenure评审的重要因素。
这个指标因学校而异,通常跟系里每个老师的平均科研经费支出相近(杜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大约是每年70万美元),也有人说是一开始所拿启动经费的2-3倍。科研经费指标跟学科很有关。一般来说,计算学科对于科研经费的要求较少,而实验学科较多。
此外,tenure评审更看重以同行评议(peer reviewed)为基础的科研项目,因此会有自然科学基金委(nsf)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强于国防部(dod)/能源部(doe)等政府机关项目,而政府项目强于工业界项目的说法——这背后的哲学很简单:人际关系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成熟,但科研质量的提高要难得多。
影响科研经费多寡的因素除了专业之外,跟教授所研究的领域是否热门(另一个相关问题是这一领域是否长远),科研质量和影响力,对于本领域科研方向的把握,项目申请的写作能力,甚至教授本人的个人魅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于所研究课题的宣传与推广等很多因素都相关,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只要有绝活,就一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因此,科研经费经常被看作教授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
四、科研独立性与学术合作
(科研相关)
tenure评审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科研独立性与学术合作。这听起来像是一对矛与盾,但其实是科研能力的两个方面:
1、科研独立性
美国大学的tenure制度,在保障每名教授的学术自由的前提下,也要求教授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此外,美国不存在年长教授带领几位年轻教授的大科研组形式,而这在国内和日本不少大学是常见的。
在tenure评审过程中,学术的独立性通常会考察以下几个指标:
是否有一定数量独立(solo)或领导(lead)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
和他人合作文章的比重;
主要代表作和科研项目是否和本校资深教授合作完成;
等等。
其中一项在国内听起来有点不太合理的要求是,尽量不要与其博士导师有太多合作。这主要是迫使年轻教授能够打破博士期间科研的惯性,勇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
其实,这也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教师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奖(career)评奖因素的一部分:博士导师扶上马,送一程即可,养成依赖可不行。
2、广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
tenure评审过程中,同时强调年轻教授要开展广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
第一是和校内的合作。谁也不希望招来一个只知道自己做科研,不关心其他同事和系里发展的人。因此,每个学校都希望新来的教授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能够和同事一起写文章、申请经费,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
第二是和校外的合作。学校尤其鼓励年轻教授和比自己学校排名高的学校的合作,和知名教授的合作,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的合作,以及和有更多资源可以利用的学校的合作。
此外,跨学科的合作也经常被学校所鼓励。合作的成果通常以文章、科研经费、学生培养等形式体现。当然,这里要说清楚自己在这些合作里的独特学术贡献,光蹭文章和经费可不行。
不过,学术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扩展一名教授的朋友圈,扩大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提高科研的效率;另一方面它使得这名教授和很多合作者成为”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方,从而造成在tenure评审中获取推荐信的一些困难。
五、推荐信与声誉
(科研相关)
tenure评审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收集推荐信。
系里的tenure评审委员会通常会发信邀请校外与申请tenure的年轻教授相关方向的老师写5-8封推荐信。这几位评审人要和年轻教授无利益冲突,诸如文章合作者、项目合作者、师徒关系(有的学校会要求之前的导师写推荐信,但是“好的不算坏的算”,就是写好没用,写坏就有反作用的意思)等等。
有些学校(比如匹兹堡大学)会让年轻教授推荐一部分名单作备选(不一定用),有些则完全由评审委员会包办(比如杜克大学)。通常这些评审人会从比本校排名高的学校,或者有一定国际声誉的教授中选取。
除此之外,有些学校为了保证评审人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杜克大学就会要求评审人在返回评审意见时,再提出几个他/她认为应该被邀请的学者姓名。如果返回的推荐信中某位学者的名字被频繁提及而没有出现在最初被邀请的范围内,各级评审委员会有责任向该学者发出新的邀请。而返回的推荐信里如果有一封对年轻教授的评价不正面,就会造成很大麻烦。如果有两封以上,则基本会宣判该次tenure申请的失败(不是过半即可!)。
以上推荐信的获取方式,使得年轻教授所在领域内的每一位(尤其是在排名高的学校的)资深教授,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提供评审意见的专家。如果这些专家对被评审的年轻教授的工作有不同意见,就算不写推荐信也会对年轻教授的tenure评审有着负面影响。
评审委员会会翔实地记录每一位受邀的评审专家的反应:他们有没有回信?回信中用什么理由拒绝写信?忙,还是推说对被评审人的工作不了解?为什么名校教授对被评审人的工作不了解?因此,和这些资深专家搞好关系,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就非常重要。
很多名校的年轻老师在申请tenure之前,频繁到各个学校自费去访问,目的就是向未来可能对自己的tenure申请出具评审意见的资深教授介绍自己的工作,同时委婉的提醒他们:我要申请tenure啦,请大家多支持!
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合作者太多,把原本了解你工作的那些资深教授都变成了利益冲突方,就会为评审委员会邀请评审专家造成困难,也为你的推荐信的质量引入了不确定性。
所以,如何合理的选择合作方,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六、教学质量
(教学相关)
评终身教职第二个重要的部分是教学,而教学这部分最主要的是看教学评估(teaching evaluation)。
在每个学期末,教授所教课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教学进行打分。这些分数和学生们对教授的评价会被统计出来,作为对这门课教学质量的一个评估。教学评估的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
一般来说,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评估分数通常会低一些,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评估分数则会高一些。各个课程因为难易程度和内容的差别,平均的评估分数也有不同。
因此,在教学评估这一环节,评审委员会主要会比较:
被评审人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所得到的教学评估的平均分数和全系所有老师相应的平均分数;
被评审人在某一课程中所得的教学评估分数和历年其他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所得的分数;
被评审人在同一门课程中历年所得的教学评估分数的趋势;
等等。
此外,学生对于被评审人教学的文字评价,也是评审委员会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被评审人被一边倒地说教课不认真,投入精力不够,或者讲课不清楚,在评审过程中就会有麻烦。
总体上来说,评审委员会理解年轻的助理教授在申请终身教职之前几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建立起可持续的科研队伍,但是也希望看到被评审人至少在教学这一环节的评估分数能达到本系的平均水平,并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所以有的资深教授会开玩笑说,一开始课教得不好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因为以后提高的空间很大)。关于如何提高教学评估的分数有很多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抱怨说高校教授都去做科研了,好好教课的越来越少。这种抱怨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各个专业评估体系里面科研部分的比例显著超过教学部分,比如总经费、研究生数量、发表文章数和总引用、院士数量等等。学校为了提高专业排名,自然会在教授的评估办法里向这些因素倾斜(中美都不例外),甚至很多学校公开强调“经费>文章>教学>服务”。
第二个是现在的教授体系里面把科研轨道和教学轨道分得很开。例如,杜克大学就招收了很多“实践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pop)。这些实践教授也都是名校博士毕业(甚至有麻省理工毕业的),但主要从事教学与教育服务,很少参与科研。他们的考核中也没有科研部分。这些实践教授虽然没有终身教职(因为终身教职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科研独立性,而非保障教授的职业安全),但是一样可以晋升到(教学)正教授,甚至任职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和副院长。作为专职从事教学的教授,他们的授课水平那是杠杠的,有很多人还会出任非常大(上千万美元)的政府教育项目的负责人。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最好的办法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如果作为年轻教授的你喜欢教学而不喜欢科研,那就选择教学轨道,或者去以教学为主的大学任教好了!
七、学生培养
(教学与科研相关)
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这里包括两个部分:课外的学生活动和研究生培养。
在正常的授课之外,学校希望教授能够和学生们有更多的互动,比如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接收本科生在实验室实习,甚至是为中小学生(美国叫k-12,意思是从学前班 [kindergarten] 到12年级)提供在实验室接触最前沿科技的机会。我们实验室就曾经为本地的小学女生举行过半天的人工智能介绍,还为此准备了很多演示和游戏。这些活动往往很耗精力,对于忙于科研的年轻教授来说又只是加分项,因此在申请材料中只要不空白即可。
学生培养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是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学校要求申请tenure的时候,申请人至少要有一名博士生毕业,完整走完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周期。之前我在个人公众号的文章《从零到无穷大》里面也说过:“一个教授的职业生涯成功与否,一多半其实由他/她的第一个博士生决定。”因此,所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文章发表的情况和科研产出,所获得的科研奖励,以及毕业后的去向,也是评价一名教授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的学生毕业之后也去了研究型大学任教,那就非常说明问题。
此外,美国的各个学校都在努力体现教育的“多样性”(diversity)。如果你在上面的学生培养活动中有过涉及少数族裔学生或者团体的部分,比如有优秀的女博士生毕业或者接受过少数族裔学生在实验室实习和科研,一定要在这里作着重体现。
八、学术团体与社区服务
(服务相关)
终于讲到服务了!
学术团体的运转依赖于学术工作者的志愿服务,包括期刊主编/编委、会议组织、论文审稿、项目评审、各种教育活动,甚至学术奖项评审,这些工作基本都是学术工作者的志愿行为(组织者偶尔提供的车马费,远低于教授通常为企业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参与这类活动更像是一种荣誉而非服务,因此也为各个学校所鼓励。
评审委员会一般会重点关心那些代表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学术团体服务,比如是否担任过本专业主要期刊的编委,顶会技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的会员,以及专业团体的管理职务等等。
其他一些与学术水平有关的服务,比如期刊的特刊客座编委,会议上短期教程(tutorial)和特殊分会场(special session)的组织者或者主持人等,以及项目评审专家(比如nsf的panelist)也是考察的重点。
除此之外,做过一定数量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专家也是必要的。
学术团体也经常会颁发一些服务性奖项,奖励那些对社区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这些奖励也是申请终身教职的年轻教授在社区服务上的有力证明。
此外,和其他基本素质要求一样,如果这些社区服务中有涉及“多样性”的部分,也值得单独列出来。
九、学校内部的服务
(服务相关)
除了学术团体和社区服务之外,学校内部的服务也是考察的一个部分。
我见到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大多秉承教授治校的原则,在学校日常事务的各个方面成立了很多由教授们参加的委员会,执行监督和管理功能。这些事务小到研究生招生和实验室管理,大到建立海外分校(比如昆山杜克大学)和选校长。相应地,这些服务性职位也需要教授们本着自愿的原则来担任(有时候还要经过选举产生)。
作为年轻教授,一般大家并不期望他/她在获得终身教职之前承担太多的服务性工作,还是要把重心放在科研和教学上。学校内部的服务这一项只要不是空白,比如参加过新教授的招聘委员会或者课程设计委员会这些,应该就可以顺利过关了。
十、领导力与明日之星
(那些评审细则里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前面九大基本素质只要基本满足,在各个学校的终身教职的评审过程中基本就可以顺利过关。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遇到有人某些方面特别强,但是有些方面又相对比较弱的情况。这时候有人的申请就顺利过关,有人就很不幸的不获批准。还有的时候,有人明明有些指标达标了(比如总的科研经费数目达到系里终身教职评审的平均水平),但他的终身教职申请还是被拒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就在于各个学校“终身教职”评审的目的,除了筛掉那些不达标的教授之外,还包括筛掉那些虽然现在达标,但未来拿到终身教职之后就可能混日子的教授们,从而把拥有巨大的自由度和职业安全“终身教职”,授予那些能够把本校本专业排名带到一个新高度的明日之星。
那么,明日之星的标志有哪些呢?
1. 科研经费的获取
首先是科研经费的多寡、来源和获得的方式。科研经费现在对于大多数学校终身教职的评审来说,几乎是一票否决。以电子和计算机方向为例,有的学校规定至少100万美元,有的学校则规定至少一个nsf career,另加1-2个nsf或者政府项目,或者至少1个roi(nih)。
学校的管理人员普遍持有“好的研究不一定有钱,但是有钱至少有可能做出好的研究,而没钱啥也做不出来”的信条(听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如果一名年轻教授科研经费充足,来源多样(政府和工业界都有),而且有相当数量来自于基于科研水平和项目申请书质量的科研基金(比如nsf和nih),甚至已经参与到某些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中,那么就很容易给评审委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一名年轻教授科研经费充足,但是主要来自于工业界(这样的经费往往受经济周期和科研题目盛衰周期的影响而不可持续),或者来自于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的来源(比如某些国防部的项目,或者其博士老板带领的大团队分给他的项目),那么就会在评审委员会那里打折扣。
因此,年轻教授要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意去平衡各种科研经费的比例。
此外,评审委员会特别希望申请终身教职的青年教授在每年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上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希望被评审人在拿到终身教职之后仍旧能继续保持活跃的科研,而不是马上躺倒不干。
2. 科研产出影响力
其次是科研产出的影响力。杜克大学在评审“终身教职“的讨论过程中很少去讨论被评审的年轻教授具体拿了多少科研经费和发了多少文章,而是直接讨论其科研的影响力。我们曾经开玩笑说,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有人问到一名年轻教授的科研经费和发表的文章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标准,那大概这名教授的申请是过不了了。
在具体讨论中,大家对于科研影响力的判断更多的是依赖于专家的推荐信,看看专家们是否一致点出了该教授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在该教授的自我总结里面随便抄了几句交差。如果有专家对于某一项或者几项工作有类似“开创了我们领域xxx方向研究的先河”,或者“其后这项重要工作被我们领域全球很多学者继续跟随探索”等语句,比单纯说“该技术提高了xx性能yy个百分点”要有力得多。
很多学校的推荐信上都要求提供推荐信的专家,横向对比被评审人和本专业同阶段其他年轻学者的水平(有些还要求说出名字),并且会追问被评审人是否可以在评审专家所在的学校拿到终身教职。如果有这些内容,则对于该名年轻教授的职业生涯是极大的肯定。
3. 获得的各种荣誉
年轻教授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也是终身教职评审中重要因素。年轻教授所获得科研奖项一般可以分为政府奖项和行业协会奖项两大类。
政府奖项中最重要的是pecase(总统早期职业奖),其次是各种政府基金的青年教师奖(nsf career,yip,yfa等等)。这类奖项是年轻教授的履历中非常耀眼的闪光点,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被评审人在同阶段年轻学者中领先的学术地位,甚至是其在行业内部的影响力和所获得的支持力度。本校教授获得此类奖项对于学校的自我宣传和未来的招聘都非常重要,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其他评审要求的不足(当然对于名校来说其重要性会下降)。
行业协会奖则主要是青年教师奖和各类技术奖项。此外,著名期刊和会议的最佳论文和提名也非常重要。
4. 媒体的宣传报道
有些年轻教授喜欢把媒体的采访放在申请材料的显著位置上。客观地说,媒体的宣传和采访对于科研成果的宣传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要注意所宣传的内容要跟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部分的内容紧密相关,并且放在合适的部分。比如一家电视台采访的不是你的科研成果,而是你对某个时事的专业看法,那就不适合放在科研影响力的部分,而是放在社会活动和服务的部分。
此外,要注意媒体宣传的内容和时机要适当。一个最近常见的问题是有些年轻教授喜欢在媒体上宣传自己还未正式发表的文章(这一风气在人工智能领域最近犹盛),很多资深教授会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是,被各个大学和公司邀请做学术讲座总是欢迎的(虽然用处并不大)。
5. 做一位大家都喜欢的人
最后,一定要记住,终身教职的评审结果是“非升即走”,因此评审的最终目标是要选出系里每位教授愿意相处一辈子的那位同事。选最“对”的人,而非最“优秀”的人,这句话对终身教职的评审一样适用。毕竟,谁也不想选出一位虽然很能干,但是大家都不能和他合作甚至相处的同事。
做一位大家都喜欢(或者至少不讨厌)的人非常重要。
反过来说,聘请一名新教授对于大学也是巨大的投资,包括启动经费,设备,学生的支持和数年的教授工资。从意愿上来说,学校会尽可能帮助年轻教授成功,而不是树立一个谁也达不到的标准,到时把人撵走(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化,在经济上首先就是不可持续的)。
国内网上偶尔出现的那种把还未拿到终身教职的年轻教授们跟学校管理者对立起来的新闻,在统计意义上是不成立的,里面大多数都有隐情(当然,偶尔确实有名校甚至个人欺压年轻教师的情况)。
总结
以上说的十大素质在各个大学的具体操作中,重要性排名会稍有不同。
一般来说,排名越高的学校越看重影响力等虚化因素,排名靠后的学校则习惯量化各种指标,但是他们各自会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最有利的标准,并无本质上的高下之分(信息上可能有不对称的情况,但有些网络帖子里面单纯的把学校管理者想象得比较蠢一般不是实情)。
经过上面的总结,相信大家能了解到,美国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的评选对于参与评审的年轻教授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能力考核,而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要钱多或文章多或教课好就可以顺利拿到终身教职。
打个比方,年轻教授更像是一个小公司的ceo:对内要面对几个甚至十几个员工,新员工要培训,老员工要激励他们努力工作,还要时不时做做思想工作打鸡血搞团建;对外则要处理同事,院系领导,基金项目主管,企业和其他学校合作方,以及学术团体内部来自不同国家、人种甚至文化背景的复杂人际关系;要撰写基金申请、向陌生人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经常面对超低的项目支持率(5-10%)和时不时断炊,但是还有一大帮子学生要养,甚至终身教职申请不过重新找工作的巨大压力;也要在学生做不出来、项目马上要面临最终评估时自己能顶得上。
年轻老师不光是ceo,也是coo,cto,cfo,cmo,是技术员,是业务员,是财务,是人力主管,甚至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老大爷(为北京交通大学不幸遇难的三位同学哀悼,实验室出了安全事故,导师的责任是跑不掉的)。
年轻教授中的大多数人像一个创业者一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周工作七天,没假期,熬夜写论文,写项目申请(没熬过通宵的tenured教授请举手让大家膜拜一下大神!),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几页文字(项目申请书)换得科研经费(所以别再跟我吹商业计划书那点神话了),然后招聘团队、研发、交付,再滚动发展。
他们经常往返世界各地,见客户(基金项目主管和企业联系人),见合作者,和各种各样的人开会、交流,在各种场合发表各种演说、学习,回去再把学到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变成更新更好的技术。他们甚至还要在科研的过程中,时刻留意技术转移和产业推广。
在这种压力下生存下来的年轻教授们,绝不是第一种成见里所认为的“书虫”,更不是第二种成见里只知道拉项目挣钱的“包工头”。他们是高强度训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下培养出的真正的精英。
最后祝贺每一位拿到终身教职的年轻教授,也祝福每一位虽然没有达成所愿,但经历过以上艰苦训练的年轻教授在不同的职业道路上获得成功!
作者简介
陈怡然,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杜克进化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新型可持续智能计算产学合作中心主任存储、类脑计算与深度学习专家,ieee fellow。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陈老师有话说”,有少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