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科学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价值何在?-k8凯发百家乐

  潘建伟:科学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价值何在?-k8凯发百家乐

潘建伟:科学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价值何在?

2018/09/15
导读
在自然界的规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改变;而自然界的规律更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正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标志。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撰文 | 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了。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世界格局,关乎国家的实力、人民的福祉、民族的未来。

 

科学之于个人,价值何在呢?在我看来,科学的首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在于它是赖以达到内心宁静的最可靠途径。为什么这么说?内心宁静的最大敌人,其实就是恐惧和忧虑。人为什么会感到恐惧、忧虑?皆源于未知,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所以人自有意识以来,就一直在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或许有人会说,科学的价值体现在现实世界,它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但对于精神世界的贡献,可能就有所欠缺了。但是我觉得并非如此。面对浩瀚的宇宙,人们自当心存敬畏;但人类又并非仅仅只能敬畏。在自然界的规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改变;而自然界的规律更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正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标志。


对于个人精神层面而言,纯粹的科学探究,足以让人痴迷,足以让人安顿心灵。我想表达的科学或教育的价值,其实早在将近100年前梁启超先生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在谈到为学与做人时,他认为,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那么我们现在来看,其实科学正是达到不惑、不忧、不惧的最好方法。


科学之于社会,价值何在呢?我觉得科学不仅能给人带来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而且科学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超越性的特征。人有思维,人有观念,人不单单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之于社会的价值,我认为还可以促进社会观念的革新。

 

大家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大约始于16世纪。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为什么发展那么缓慢呢?虽然这涉及多方面因素,但观念的束缚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原因:面对自然界不敢甚至不愿去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反而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


近代科学的发现逐渐改变了这一切,尤其是1687年牛顿发表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将一切力学规律都统一为一个简单的公式f=ma, 再结合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忽然发现,原来神圣星辰的运行,居然都是可以计算的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是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直接导致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英国在这次变革中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


后来到了19世纪,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效应等的基础上,麦克斯韦于1864 年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将一切光、电、磁的现象都统一为一个方程组。至此,人们能够亲身体会到的绝大多数现象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科学终于战胜了迷信。随之而来的,是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在这次变革中相继成为世界强国。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动摇了牛顿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论,量子力学立即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观测者的行为可以影响体系的演化!这种更加积极的观念,终于使人们意识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完全不同于经典物体,而对像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规律的深入认识,最终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抓住了机遇成为了工业强国。


如今,中国迈步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观念的革新作用,进而通过观念的进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2016年4月26日,习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时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潮头上,青年一代应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