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在秩序和混乱中来去自如 | 历史
►毛里茨·埃舍尔(maurits escher)。来源:apprendre-math.info
撰文 | 李潇
责编 | 叶水送
●●●
提到艺术家,不免让人想起他们身上的某种偏执。你可以从达·芬奇的作品上看见他对科学的严谨,从梵高身上看到他对色彩的痴迷,从毕加索的画作中窥探到他对抽象的探索。而在艺术界有这么一个人,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作品,就会从中感受到他对自然秩序的无限眷恋,但他似乎又想把这种秩序打碎,揉进让人眼花缭乱的混乱之中。
1898年6月17日,毛里茨·埃舍尔(maurits escher)在荷兰弗里斯兰省的首府吕伐登出生。在数学方面表现平平的他,却“最终使艺术步入了数学领域”。受到身为土木工程师的父亲影响,21岁的埃舍尔进入哈勒姆建筑及装饰艺术学校学习建筑,但他似乎对建筑并不感兴趣,于是不得不转行学习装饰艺术。在此期间,埃舍尔的艺术才华得到了任教的版画家萨缪尔·马斯奎塔(samuel mesquita)的赏识,他开始传授埃舍尔有关制作版画的技术。系统的版画学习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向艺术的大门。
为了探索新世界,毕业之后的埃舍尔开始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旅行。他流连于意大利自然的乡村风光,也被西班牙的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中14世纪摩尔人构造的平面镶嵌画深深吸引。在旅行中,他渐渐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要用自己的双手揭示大自然的秩序之美。
埃舍尔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所以在他手中的世界也是独特的。为了更好地用画面来表现他对循环、无穷和秩序的追求,他发明了一种独属于他的绘画方式——规则地将平面分割,说得更简单一些,就是他使用一系列相似又独立的图案,规则地将平面分割开来。
在这样的作品中,埃舍尔总是通过向中心或者边沿逐渐减小的图形,用有限的平面体现无穷的延续。例如,在他著名的版画《圆形极限iv》(又称《天堂和地域》)中,白色的天使和黑色的魔鬼,规则地镶嵌在双曲庞加莱圆盘模型上,图形由中心向边界逐渐减小,到达画面所能企及的视觉极限。在周期性重复的同时,埃舍尔将图形进行大小变换,产生了无限的感觉。而这种无限性,正是长期以来众多数学家们的追求。
►《圆形极限iv》(circle limit iv)1960
如果说《圆形极限iv》所体现的是埃舍尔对无穷的探索,那么《画廊》则是用充满悖论的图形,构造一种奇特的视觉观感。在这幅画里,画面左下方的年轻人站在画廊里观赏一幅风景画,他看见一艘轮船停泊在海港中,向上看去是林立的屋舍,而随着这排房屋向右开始延伸,画面也开始扭曲。画面的尽头一位女士正趴在窗边眺望,在女士的房檐下,似乎还是最开始年轻人驻足的画廊。在这种空间的弯曲中,你会分不清这个年轻人看到的是一幅悬挂在画廊中的画,还是真实的风景。
►《画廊》(print gallery) 1956
正如埃舍尔自己所说:“我们崇拜混乱,因为我们热爱生产秩序。”在他的作品里,你总能从看似错乱的时空中,感受到他对秩序的狂热和无穷的追逐。他算不上正宗的数学家,但他的作品却得到数学家的追捧。在他的手里,数学的理论与艺术的曼妙如此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他成为在这个秩序与混乱交错世界里的宠儿。
埃舍尔作品赏析
图片来源:http://www.mcescher.com/
►《画手》(drawing hands) 1948
►《昼与夜》(day and night)1938
►《上升与下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960
►《瀑布》(waterfall)1961
参考资料:
1.http://www.mcescher.com/
2.https://www.nga.gov/collection/gallery/ggescher/ggescher-main1.html
3.《埃舍尔的图形悖论》 李建设 《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k8凯发百家乐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点击文字查看相关文章
|
| |
| | | |
|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授权:k8凯发百家乐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关注请加微信号:the-intellectual或长按二维码